(香港文匯網記者 何德花 平潭報道)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福建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RCEP框架下亞太經濟合作與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22日至24日在福建平潭舉行。

「RCEP框架下亞太經濟合作與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22日-24日在福建平潭舉行。(香港文匯網記者何德花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主編劉佳雁研究員從中美大國競爭的視角分析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問題。他指出,近年來美國加大打「台灣牌」的力度,不斷調整對台政策、加強同台灣當局往來,從貿易、科技等方面對台灣當局進行利誘和拉攏,台灣當局則利用中美競爭關係的溢出效應在島內推出一系列阻礙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

劉佳雁分析認為,中美大國競爭背景下拜登對華政經安全戰略「台灣牌價值」凸顯,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兩岸「脫鉤」戰略相呼應,對深化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進程形成障礙。劉佳雁指出,應深刻認識兩岸和平發展、和平統一的大勢不可逆轉,高度關注中美競爭和台灣島內政治因素對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挑戰和風險,進一步強化兩岸經貿交流的韌性和可持續性。

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鴻階研究員圍繞RCEP簽署對台灣當局「新南向政策」的影響分析指出,RCEP是全球最大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自由化程度較高,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域內90%以上產品貿易將實現零關稅。RCEP將產生貿易投資轉移效應,對台灣經濟發展造成一定衝擊,只有融入「一帶一路」,促進兩岸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台灣經濟發展才有出路。

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指出,RCEP的簽署是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重大進展,也必然會影響到兩岸經濟合作與台灣經濟發展。儘管從RCEP的規制和開發程度看,短期內對台灣經濟影響的程度有限,但隨着區域合作效應的深化和要素結構的挑戰,進一步強化競爭力、更好地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成為台灣經濟發展必然的選擇,也是兩岸經濟合作深化的重要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台灣當局應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通過協商對話提升兩岸合作機制化水平,進而更有效參與區域合作,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