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2050年前碳中和

96. 二氧化碳是氣候變化的主兇,國家和全球不少地方都已承諾減碳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香港也不例外。我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將力爭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我親自主持氣候變化及碳中和督導委員會,制訂整體策略和監督各行動協作。環境局局長即將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會定下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以邁向碳中和,並加強減碳中期目標,力爭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為了監督行動有效執行,環境局將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和推動深度減碳工作,並會成立專責的諮詢委員會提供意見,以及推動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積極參與。

97. 本港約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於發電,其次是運輸界別和廢棄物,分別佔18%和7%。我們的減碳工作必須針對這三方面,並以「淨零發電」、運輸界別零碳排放和廢物處理達致碳中和為最終目標。

98. 要做到2050年前「淨零發電」,首要改變本地電廠的燃料組合。我們的中期目標是2035年或之前停用煤作日常發電。這目標並非遙不可及,因為目前發電燃料組合中,煤所佔比例已減至少於四分之一。電力公司須繼續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機組,並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政府會盡力克服香港地理環境限制,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透過促進本地項目、區域合作和共同投資等,爭取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中所佔比例。

99. 另一「淨零發電」策略是減少能源需求。現時香港九成的電力用於建築物,推廣綠色建築、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和加強實行低碳生活能降低用電和發電需求,並減低市民因轉用更多清潔能源發電的財政負擔。我們的目標是在2050年或之前,商業樓宇用電量較2015年減少三至四成,以及住宅樓宇用電量減少兩至三成。我們希望在2035年或之前能達到以上目標的一半。

100. 發展綠色運輸是實現運輸界別零碳排放的必要條件,同時改善空氣質素。政府今年初公布的《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提出多項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及安裝充電設施的策略和目標。政府會積極推動各種電動及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車的發展,包括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試行以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巴士,以期在2025年確立更具體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未來路向和時間表。

101. 至於廢棄物相關的碳排放,我們會按政府今年初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加快步伐推動全民減廢、發展轉廢為能設施,以及支持循環經濟發展。

102. 氣候變化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十五至二十年,政府將投放約2,400億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私營界別亦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以實現低碳轉型。綠色經濟轉型是大勢所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龐大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國際級監管架構,匯聚全球領先的金融和專業機構、綠色評估認證機構以及國際投資者,有條件和優勢發展成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成為綠色企業和項目首選的融資平台,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扮演重要角色。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