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熱門搜尋:
從新到舊
圖標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圖標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排列 列表排列
卡片列表 卡片列表
新春粵劇大匯演 老倌小演員攜手演10個折子戲賀新歲
粵劇營創新會以推廣粵劇文化藝術為主,與沙田大會堂於2008年成為場地夥伴,並與本港多個粵劇團體合作,獻演傳統粵劇外,更合辦多樣化的粵劇活動,其中沙田粵劇同樂日及農曆年的新春粵劇大匯演已成為市民期盼的節日粵劇活動。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戲曲視窗】香港粵劇新秀缺乏基本功
前輩的建議是否能實行,要看主辦計劃的機構意願、環境和能力,不是資助方可控制得到。反而,為什麼要進入舞台演出階段還要提供前輩所說的基本課程給新秀呢?這是不是反映香港的粵劇專業訓練出現問題呢?
發佈時間
文匯報
表演
收藏
取消收藏
粵韻昆風《白蛇傳》
劇本是新進編劇鄭淦汶撰寫,依據傳統《白蛇傳》故事重新修訂,結合昆、粵兩劇種的特色,請得粵劇大老倌阮兆輝任藝術總監,又邀得兩位國家級梅花獎得主、昆曲大師林為林及刑金沙為演繹該劇加入昆曲元素,演員由新進粵劇生、旦王志良及梁心怡領銜,分飾許仙和白素貞,並由陳紀婷飾小青、黎耀威飾法海、符樹旺飾船夫、莫華敏飾韋陀,全劇包括︰《遊湖》《端陽》《盜草》《水鬥》《斷橋》和《祭塔》。昆曲的優美身段、粵劇靈活塑造的人物、扎實功架及唱曲……別開生面的《白蛇傳》,讓觀眾耳目一新。 ●文︰白若華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中國—東盟戲劇周 名家薈萃
但說起廣西「有戲」,繞不開的必是彩調劇《劉三姐》。該劇首演於1959年,取材於「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傳說故事,創造了在海內外演出3,000多場的盛況。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舞台快訊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之夜節目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王潔清兩齣劇風格不一 黎耀威梁煒康用新思維演粵劇
王潔清自小因有機會接觸、觀賞神功戲,對粵劇着迷,長大雖入讀理工大學社工系,仍不忘粵劇,最終還是辭工,入讀演藝學院,畢業後成為本港第一個受政府資助的青苗粵劇團的演員。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戲曲視窗】學習名家唱腔的好處
要澄清一點,阿立透露他本人曾跟隨不同的老師學藝,還分享選擇老師的心得:「因為唱粵曲要着重行腔用氣,有這方面專業的老師當然會教得好些,至少可即場示範,比較錯對,而令人明白信服。就以如何用丹田氣及共鳴音為例,唱家班出身的老師隨時可將此門學問及經驗拿出來分享,但只精於玩音樂的老師便未必做得到了。不過,玩音樂出身的老師有一優點,就是有一大堆的音樂理論可教給學生,如什麼叫正線反線、乙反尺五等等,都可詳細介紹解釋及即場示範,加上教曲和音樂伴奏集中一身,成本輕,學費亦可能平一點,這些,只懂唱曲的老師便較為吃虧。」我只跟隨過黃少俠正式學唱粵曲,但曾經與梁漢威合作主持教授粵曲的節目,也編導過陳慧玲、陳煥倫主持的教唱粵曲節目,對唱家和樂師教授粵劇的特點有點體會。我同意阿立的說法,但長遠來說,唱者有一定水平後,最好有一位樂師為他根據個人的條件「度」腔。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粵劇曲藝晚會掌聲不斷
新光戲院將結業,演事頻繁的曾慧也在新光戲院最後的日子中爭取了一天演期,已於1月5日,連同徒兒司馬祥等合演《慧質蘭心 龍鳳呈祥》粵劇曲藝齊共賞晚會,作為她與師父新馬師曾於1983年在新光戲院第一次合演一個台期的紀念。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別開生面的青少年戲曲匯演
演出由老調《梁紅玉出征》為活動拉開序幕,小演員身着戲服,曲詞唱腔、一招一式盡顯功底,贏得滿堂喝彩,掌聲不斷。隨後,評劇《良宵》選段、豫劇《花打朝》選段、京劇《白蛇傳》選段、京劇武戲《三岔口》等精彩劇目一一登台亮相,使得現場戲迷朋友們大叫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舞台快訊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之夜節目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新春演名劇《朱弁回朝》 煒唐獲尹飛燕派定心丸
《朱弁回朝》是林家聲(聲哥)名劇之一,主角朱弁生於政局動盪的宋朝,該時強鄰時常犯境,二帝(宋徽宗/宋欽宗)被大金所俘,為中國歷史上皇室的最大耻辱,在這個時代的臣子為國家的存亡而奔走、議和,但朝廷、宗室權爭也不絕,無視臣子的忠心,北宋也因此次大難(靖康之難)而告滅亡。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戲曲視窗】無師自通出名家
上期拙文提及崔妙芝唱粵曲是「無師自通」,其實著名唱家中「無師自通」的不乏其人。2019年,冼劍麗離世,我曾撰文《跳舞粵曲皇后冼劍麗》悼念,文中引《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粵劇粵曲歌壇》一書裏的介紹文字,指冼劍麗「唱腔蕩氣迴腸,行腔轉調,全是出自個人靈感,未有師承。」就冼劍麗無師自通的說法,我曾向麥惠文師傅和劉建榮師傅請教,他們未曾聽聞冼劍麗師承何人。一般來說,無師自通的歌者多數是模仿名家的唱腔,例如崔妙芝唱「芳腔」,只要聽熟芳艷芬的梆黃行腔,便能演繹「芳腔」名曲。但冼劍麗的唱腔自成一派,不仿效別人,可見天資聰穎,悟性極高。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演繹
收藏
取消收藏
新春粵劇大匯演 老倌小演員攜手演10個折子戲賀新歲
粵劇營創新會以推廣粵劇文化藝術為主,與沙田大會堂於2008年成為場地夥伴,並與本港多個粵劇團體合作,獻演傳統粵劇外,更合辦多樣化的粵劇活動,其中沙田粵劇同樂日及農曆年的新春粵劇大匯演已成為市民期盼的節日粵劇活動。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戲曲視窗】香港粵劇新秀缺乏基本功
前輩的建議是否能實行,要看主辦計劃的機構意願、環境和能力,不是資助方可控制得到。反而,為什麼要進入舞台演出階段還要提供前輩所說的基本課程給新秀呢?這是不是反映香港的粵劇專業訓練出現問題呢?
發佈時間
表演
收藏
取消收藏
粵韻昆風《白蛇傳》
劇本是新進編劇鄭淦汶撰寫,依據傳統《白蛇傳》故事重新修訂,結合昆、粵兩劇種的特色,請得粵劇大老倌阮兆輝任藝術總監,又邀得兩位國家級梅花獎得主、昆曲大師林為林及刑金沙為演繹該劇加入昆曲元素,演員由新進粵劇生、旦王志良及梁心怡領銜,分飾許仙和白素貞,並由陳紀婷飾小青、黎耀威飾法海、符樹旺飾船夫、莫華敏飾韋陀,全劇包括︰《遊湖》《端陽》《盜草》《水鬥》《斷橋》和《祭塔》。昆曲的優美身段、粵劇靈活塑造的人物、扎實功架及唱曲……別開生面的《白蛇傳》,讓觀眾耳目一新。 ●文︰白若華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中國—東盟戲劇周 名家薈萃
但說起廣西「有戲」,繞不開的必是彩調劇《劉三姐》。該劇首演於1959年,取材於「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傳說故事,創造了在海內外演出3,000多場的盛況。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舞台快訊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之夜節目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王潔清兩齣劇風格不一 黎耀威梁煒康用新思維演粵劇
王潔清自小因有機會接觸、觀賞神功戲,對粵劇着迷,長大雖入讀理工大學社工系,仍不忘粵劇,最終還是辭工,入讀演藝學院,畢業後成為本港第一個受政府資助的青苗粵劇團的演員。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戲曲視窗】學習名家唱腔的好處
要澄清一點,阿立透露他本人曾跟隨不同的老師學藝,還分享選擇老師的心得:「因為唱粵曲要着重行腔用氣,有這方面專業的老師當然會教得好些,至少可即場示範,比較錯對,而令人明白信服。就以如何用丹田氣及共鳴音為例,唱家班出身的老師隨時可將此門學問及經驗拿出來分享,但只精於玩音樂的老師便未必做得到了。不過,玩音樂出身的老師有一優點,就是有一大堆的音樂理論可教給學生,如什麼叫正線反線、乙反尺五等等,都可詳細介紹解釋及即場示範,加上教曲和音樂伴奏集中一身,成本輕,學費亦可能平一點,這些,只懂唱曲的老師便較為吃虧。」我只跟隨過黃少俠正式學唱粵曲,但曾經與梁漢威合作主持教授粵曲的節目,也編導過陳慧玲、陳煥倫主持的教唱粵曲節目,對唱家和樂師教授粵劇的特點有點體會。我同意阿立的說法,但長遠來說,唱者有一定水平後,最好有一位樂師為他根據個人的條件「度」腔。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粵劇曲藝晚會掌聲不斷
新光戲院將結業,演事頻繁的曾慧也在新光戲院最後的日子中爭取了一天演期,已於1月5日,連同徒兒司馬祥等合演《慧質蘭心 龍鳳呈祥》粵劇曲藝齊共賞晚會,作為她與師父新馬師曾於1983年在新光戲院第一次合演一個台期的紀念。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別開生面的青少年戲曲匯演
演出由老調《梁紅玉出征》為活動拉開序幕,小演員身着戲服,曲詞唱腔、一招一式盡顯功底,贏得滿堂喝彩,掌聲不斷。隨後,評劇《良宵》選段、豫劇《花打朝》選段、京劇《白蛇傳》選段、京劇武戲《三岔口》等精彩劇目一一登台亮相,使得現場戲迷朋友們大叫好﹗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舞台快訊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之夜節目表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新春演名劇《朱弁回朝》 煒唐獲尹飛燕派定心丸
《朱弁回朝》是林家聲(聲哥)名劇之一,主角朱弁生於政局動盪的宋朝,該時強鄰時常犯境,二帝(宋徽宗/宋欽宗)被大金所俘,為中國歷史上皇室的最大耻辱,在這個時代的臣子為國家的存亡而奔走、議和,但朝廷、宗室權爭也不絕,無視臣子的忠心,北宋也因此次大難(靖康之難)而告滅亡。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戲曲視窗】無師自通出名家
上期拙文提及崔妙芝唱粵曲是「無師自通」,其實著名唱家中「無師自通」的不乏其人。2019年,冼劍麗離世,我曾撰文《跳舞粵曲皇后冼劍麗》悼念,文中引《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粵劇粵曲歌壇》一書裏的介紹文字,指冼劍麗「唱腔蕩氣迴腸,行腔轉調,全是出自個人靈感,未有師承。」就冼劍麗無師自通的說法,我曾向麥惠文師傅和劉建榮師傅請教,他們未曾聽聞冼劍麗師承何人。一般來說,無師自通的歌者多數是模仿名家的唱腔,例如崔妙芝唱「芳腔」,只要聽熟芳艷芬的梆黃行腔,便能演繹「芳腔」名曲。但冼劍麗的唱腔自成一派,不仿效別人,可見天資聰穎,悟性極高。
發佈時間
演繹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