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人文載道,匯則興邦
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菜單 列表菜單
卡片菜單 卡片菜單
【信而有征】白灼
人在到達中年以後,看待很多事物都會通透許多,似乎口味也會跟着清淡起來。就比如我,最近幾年常常喜歡吃些蒸菜。具體來說,就是不動油鹽,嘗試把雞胸肉、胡蘿蔔、豆腐、南瓜(頂好是貝貝南瓜),就那樣切塊去蒸。蒸好之後白白的,看着激發不了人的食慾,可用醬油蘸着吃,倒挺受用。
發佈時間
文匯報
白灼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河邊的屍體
我今天從武漢回杭州。火車在經過舉水河的時候,透過車窗,我看到兩個穿着藍色衣服的人,一個蹲着,一個彎腰看着河水。我立刻聯想起了一起兇殺案的現場。因為在我們常看到的偵探影視劇中,經常被設定的一個場景就是在河邊,有人在那裏發現了一具屍體,並由此展開了一個關於兇殺案的調查。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河水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窗口
希區柯克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後窗》,當中的男主角因為受傷,必須整日呆在一個小房間裏。儘管生活平靜,還有一位美人常伴左右,可這位仁兄並不滿足,總想着自己那些充滿刺激的野外探險,因為他是一名攝影記者。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神探的拼圖
在懸疑類的影視劇當中有一個常見的鏡頭,是一張拼圖被釘在一面牆上,伸張正義的神探正駐足於此,皺起眉頭看着這張圖。這不是普通的拼圖,而是一張線索圖,是某起案件當中各種蛛絲馬跡的整合,代表着這位神探的一切努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神探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青春粉絲俱樂部、頭髮和臉譜
這周去看金氏徹平的「青春粉絲俱樂部」。但凡看過這組雕塑,你就很難遺忘它,因為它是用頭髮做成的。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貞子這樣的日本恐怖片。一個女人半夜三更從馬桶裏鑽出來,看不到臉,僅僅是一頭長髮離你愈來愈近,令人毛骨悚然。而大多數時候,恐怖片當中女鬼的標準造型都是長髮遮臉。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張大仙廟
前次回杭州,去小河直街,看到街上新開了一間道觀,上書「拱宸道觀」。合院結構,中間有個天井。不過這處道觀十分秀珍,僅有一座主廟堂。香案上供奉着幾尊仙人,我當時因為不認識,就沒有記住。只記住最右手邊的香案上供奉了一個全真帝君。全真二字我是知道的,《射鵰英雄傳》當中有個全真教,裏面的丘處機是楊康的師父。不過,我猜此全真肯定非彼全真,因而,這道觀於我就有些面目模糊。因為我對於道教的知識僅限於上三清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君。即便這幾位,也還是在《西遊記》裏知道的。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華爾街等
今天在看布倫特的《皮爾士傳》的時候,看到作者描述了一段皮爾士的出生,是在波士頓附近一個只有8,000人的小城。然後,他順帶就介紹起波士頓,說在波士頓有一條街,叫State Street,在華爾街還沒有聲名鵲起之前就開始提供起金融服務。
發佈時間
文匯報
起來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蒲松齡的茶寮
我今早居然想到了蒲松齡。那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天,蒲松齡在路旁搭起一個涼棚,把粗陶的茶具擺上桌案,自己就悠哉地靠在竹椅上打盹。竹椅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蒲松齡的二郎腿都被這咯吱聲逼迫着停不下來。不過他終於停下來了。對面來了一位二十八九歲的趕路人。蒲松齡對他說:趕路人停一下,喝口茶再走。順便給我講個鬼故事吧。說着,他就把一旁的紙筆都拿了出來,準備把聽到的一切錄上去。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故事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蔡瀾態度
蔡瀾很久前曾為邵氏工作,做製片人。當他發現行業裏的不思創造之後,就向邵逸夫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想法,說邵氏應該拍一些更高品質的電影,哪怕在每年40部賺錢的電影當中有一部不掙錢的,做個嘗試也好。沒成想,邵逸夫說:「那如果拍40部,40部都掙錢,豈不更好。」從此,蔡瀾就明白,在一個商業社會裏,利潤是比理想更在眼前的東西。他也就開始了淡泊名利,把自己投身在吃喝玩樂這些散淡的事上。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原始生活
我向來喜歡逛超市,尤其在主管過一段時間市場部之後,我對於工業主義內部的審美要求有了足夠多的了解,就十分明白那些商品上的標籤也好,地鐵戶外各處的廣告也罷,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邏輯,那就是根據產品調性去凝練出一個概念,再根據這個概念去投放相應的廣告。可以說,一切產品,但凡是大公司,都有這樣為產品賦予意義並塑造形象的行為。儘管有時候,在商品投入市場的過程當中,策劃活動會受到來自於老闆或別的什麼因素的干擾。
發佈時間
文匯報
生活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華中師大
華中師範大學有一條很美的路(見圖),是從北門進去,途經利群書社,新聞傳播學院,再到科學會堂,一直到沁園春食堂。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粗糙的神秘感
對泰國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各種恐怖當中。譬如蠱毒和養小鬼,我記得年輕時看過一本翁美玲的傳記,講到她的香消玉殞,就把這件事情歸咎於她先前去過一次泰國,回來就自殺了。那其中言之鑿鑿,好像提到泰國,出了這樣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就找到了答案一樣。在向來的華語電影和娛樂圈中一直流傳着對於泰國的這一印象。而泰國的鬼片甚至加強了我們的這一印象,那是令人不寒而慄的陰森世界。直到最近這些年的泰國熱,卻是和旅行、人妖、性開放扯上關係而令這個國家稍微離開了神秘,變得不那麼鬼鬼祟祟的了。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路蘭電影
假如你相信生動就是在二元對立並達到平衡時所建立起來的無限無穩定,你就能理解路蘭的電影為什麼向來都能那樣輕易就受到了歡迎。這中間除了一個必備的懸念作為一直向前的線索,另外,暗地裏,路蘭的電影永遠都有兩股看不見的力量在博弈着。在《潛行凶間》當中,是一個又一個虛構的世界對戰真實生活,人其實很難分得清何為真的生活。在《鄧寇克大行動》,是一個叫做正義的力量對上邪惡。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暹羅博物館
要想了解泰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而不是了解歷史本身,曼谷的暹羅博物館是一處最佳的去處。我從沒有見過這樣廉價的博物館。無論是野心勃勃如雅典城,它是發誓要將整座城市變成歷史遺蹟的;即便如盧浮宮的藏品、聖彼得大教堂堆放在道路兩側的文物,無一不在彰顯文物本身的價值。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博物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話說翻譯
設若一個人從不出國,翻譯就成了他了解外部世界最輕便的方法。但翻譯的好壞可不像讀者想像的那樣容易。就以張愛玲來說,她自己寫小說,也翻譯了《老人與海》,她還有一本《雷峰塔》是英文寫就的,被台大中文系的趙丕慧譯成中文。兩個譯本,一個有張愛玲的文筆,一個是張愛玲的故事,可卻不見得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貧窮與陳舊
每次旅行,我都會着迷於那些無人打擾的當地小巷。儘管這些地方因為並不在意遊人,所以顯得有些陳舊、凌亂,甚至於貧窮。但就是這個地方,當你漫步於其中,你會自然被一種不知為何的東西吸引着,覺得它們很有魅力。
發佈時間
文匯報
生活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白灼
人在到達中年以後,看待很多事物都會通透許多,似乎口味也會跟着清淡起來。就比如我,最近幾年常常喜歡吃些蒸菜。具體來說,就是不動油鹽,嘗試把雞胸肉、胡蘿蔔、豆腐、南瓜(頂好是貝貝南瓜),就那樣切塊去蒸。蒸好之後白白的,看着激發不了人的食慾,可用醬油蘸着吃,倒挺受用。
發佈時間
白灼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河邊的屍體
我今天從武漢回杭州。火車在經過舉水河的時候,透過車窗,我看到兩個穿着藍色衣服的人,一個蹲着,一個彎腰看着河水。我立刻聯想起了一起兇殺案的現場。因為在我們常看到的偵探影視劇中,經常被設定的一個場景就是在河邊,有人在那裏發現了一具屍體,並由此展開了一個關於兇殺案的調查。
發佈時間
河水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窗口
希區柯克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後窗》,當中的男主角因為受傷,必須整日呆在一個小房間裏。儘管生活平靜,還有一位美人常伴左右,可這位仁兄並不滿足,總想着自己那些充滿刺激的野外探險,因為他是一名攝影記者。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神探的拼圖
在懸疑類的影視劇當中有一個常見的鏡頭,是一張拼圖被釘在一面牆上,伸張正義的神探正駐足於此,皺起眉頭看着這張圖。這不是普通的拼圖,而是一張線索圖,是某起案件當中各種蛛絲馬跡的整合,代表着這位神探的一切努力。
發佈時間
神探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青春粉絲俱樂部、頭髮和臉譜
這周去看金氏徹平的「青春粉絲俱樂部」。但凡看過這組雕塑,你就很難遺忘它,因為它是用頭髮做成的。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貞子這樣的日本恐怖片。一個女人半夜三更從馬桶裏鑽出來,看不到臉,僅僅是一頭長髮離你愈來愈近,令人毛骨悚然。而大多數時候,恐怖片當中女鬼的標準造型都是長髮遮臉。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張大仙廟
前次回杭州,去小河直街,看到街上新開了一間道觀,上書「拱宸道觀」。合院結構,中間有個天井。不過這處道觀十分秀珍,僅有一座主廟堂。香案上供奉着幾尊仙人,我當時因為不認識,就沒有記住。只記住最右手邊的香案上供奉了一個全真帝君。全真二字我是知道的,《射鵰英雄傳》當中有個全真教,裏面的丘處機是楊康的師父。不過,我猜此全真肯定非彼全真,因而,這道觀於我就有些面目模糊。因為我對於道教的知識僅限於上三清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君。即便這幾位,也還是在《西遊記》裏知道的。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華爾街等
今天在看布倫特的《皮爾士傳》的時候,看到作者描述了一段皮爾士的出生,是在波士頓附近一個只有8,000人的小城。然後,他順帶就介紹起波士頓,說在波士頓有一條街,叫State Street,在華爾街還沒有聲名鵲起之前就開始提供起金融服務。
發佈時間
起來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蒲松齡的茶寮
我今早居然想到了蒲松齡。那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天,蒲松齡在路旁搭起一個涼棚,把粗陶的茶具擺上桌案,自己就悠哉地靠在竹椅上打盹。竹椅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蒲松齡的二郎腿都被這咯吱聲逼迫着停不下來。不過他終於停下來了。對面來了一位二十八九歲的趕路人。蒲松齡對他說:趕路人停一下,喝口茶再走。順便給我講個鬼故事吧。說着,他就把一旁的紙筆都拿了出來,準備把聽到的一切錄上去。
發佈時間
故事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蔡瀾態度
蔡瀾很久前曾為邵氏工作,做製片人。當他發現行業裏的不思創造之後,就向邵逸夫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想法,說邵氏應該拍一些更高品質的電影,哪怕在每年40部賺錢的電影當中有一部不掙錢的,做個嘗試也好。沒成想,邵逸夫說:「那如果拍40部,40部都掙錢,豈不更好。」從此,蔡瀾就明白,在一個商業社會裏,利潤是比理想更在眼前的東西。他也就開始了淡泊名利,把自己投身在吃喝玩樂這些散淡的事上。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原始生活
我向來喜歡逛超市,尤其在主管過一段時間市場部之後,我對於工業主義內部的審美要求有了足夠多的了解,就十分明白那些商品上的標籤也好,地鐵戶外各處的廣告也罷,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邏輯,那就是根據產品調性去凝練出一個概念,再根據這個概念去投放相應的廣告。可以說,一切產品,但凡是大公司,都有這樣為產品賦予意義並塑造形象的行為。儘管有時候,在商品投入市場的過程當中,策劃活動會受到來自於老闆或別的什麼因素的干擾。
發佈時間
生活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華中師大
華中師範大學有一條很美的路(見圖),是從北門進去,途經利群書社,新聞傳播學院,再到科學會堂,一直到沁園春食堂。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粗糙的神秘感
對泰國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各種恐怖當中。譬如蠱毒和養小鬼,我記得年輕時看過一本翁美玲的傳記,講到她的香消玉殞,就把這件事情歸咎於她先前去過一次泰國,回來就自殺了。那其中言之鑿鑿,好像提到泰國,出了這樣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就找到了答案一樣。在向來的華語電影和娛樂圈中一直流傳着對於泰國的這一印象。而泰國的鬼片甚至加強了我們的這一印象,那是令人不寒而慄的陰森世界。直到最近這些年的泰國熱,卻是和旅行、人妖、性開放扯上關係而令這個國家稍微離開了神秘,變得不那麼鬼鬼祟祟的了。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路蘭電影
假如你相信生動就是在二元對立並達到平衡時所建立起來的無限無穩定,你就能理解路蘭的電影為什麼向來都能那樣輕易就受到了歡迎。這中間除了一個必備的懸念作為一直向前的線索,另外,暗地裏,路蘭的電影永遠都有兩股看不見的力量在博弈着。在《潛行凶間》當中,是一個又一個虛構的世界對戰真實生活,人其實很難分得清何為真的生活。在《鄧寇克大行動》,是一個叫做正義的力量對上邪惡。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暹羅博物館
要想了解泰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而不是了解歷史本身,曼谷的暹羅博物館是一處最佳的去處。我從沒有見過這樣廉價的博物館。無論是野心勃勃如雅典城,它是發誓要將整座城市變成歷史遺蹟的;即便如盧浮宮的藏品、聖彼得大教堂堆放在道路兩側的文物,無一不在彰顯文物本身的價值。
發佈時間
博物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話說翻譯
設若一個人從不出國,翻譯就成了他了解外部世界最輕便的方法。但翻譯的好壞可不像讀者想像的那樣容易。就以張愛玲來說,她自己寫小說,也翻譯了《老人與海》,她還有一本《雷峰塔》是英文寫就的,被台大中文系的趙丕慧譯成中文。兩個譯本,一個有張愛玲的文筆,一個是張愛玲的故事,可卻不見得好。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信而有征】貧窮與陳舊
每次旅行,我都會着迷於那些無人打擾的當地小巷。儘管這些地方因為並不在意遊人,所以顯得有些陳舊、凌亂,甚至於貧窮。但就是這個地方,當你漫步於其中,你會自然被一種不知為何的東西吸引着,覺得它們很有魅力。
發佈時間
生活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