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人文載道,匯則興邦
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菜單 列表菜單
卡片菜單 卡片菜單
【點滴】清明祭祖
春節過後,轉瞬又快到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節氣——清明,也是唯一演變為民間節日的節氣。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競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說故事」講中醫藥
2018年秋,中國前外長李肇星再次受邀蒞臨母校香港浸會大學演講,題目是「一帶一路與公共外交」,出席的師生們早已爆滿現場,沒有座位的只好在演講廳外,看着大電視的現場轉播,一睹這位前外長的風釆!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蘋果
蘋果又稱「智慧果」、「記憶果」……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譽 ,「智慧」與「記憶」,人所嚮往,難怪蘋果古今中外,備受歡迎。曾經在美國加州的寓所,花園內種有各式各樣的花果樹木,其中一棵蘋果樹,每年開花結果的時候,長出一顆又一顆鮮紅亮麗的蘋果,來不及採摘,掉到草地上,總會引來附近饞嘴的小松鼠,吃個不停……漸漸,那裏成為了他們守候蘋果季節的樂園。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每年3月,當海棠花綻放之時,正好紀念我們開國總理周恩來的誕辰——3月5日,今年適逢周總理的紀念誕辰125周年,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花如今境況如何呢?這個周總理昔日度過26載歲月的故居,庭院種植了許多海棠樹,每當海棠花開,日理萬機的周總理總要抽空和夫人鄧穎超一起漫步,欣賞風姿綽約的海棠花。有時候工作至夜深,周總理又愛走到海棠樹下,迎來清淡花香,洗滌心靈,彷彿能解去一切勞累。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醫藥在歐洲的吸引力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經常往返歐美各國、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著名國際事務與關係專家高大偉先生(David Gosset),總會出席我們超藝理想文化學會在京港舉行的各項論壇會議。還記得跟他認識於十多年前,我們跟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在京共同主辦的「糧食安全·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當時他陪同主講嘉賓前歐盟主席普羅迪(意大利前總理)一起出席,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令人印象深刻。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聚首一堂 共話中醫藥文化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離開TVB後,跟往昔在電視台工作的同事見面少了,後來有些轉往其他行業發展、有些移民外國……相聚也要看大家的「緣分」和「機遇」!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澳關係有望春季回暖
近日有消息傳出,中國對澳洲龍蝦持續逾兩年的貿易禁制令可望解除。澳洲貿易部長法雷爾(Don Farrell)指出,約有200億澳元的貿易受到禁令影響,包括葡萄酒、龍蝦、肉類、大麥、煤炭等行業,又指目標為盡快穩定中澳關係,使澳洲產品重新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醫藥的交流和知識
在北京攝製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我們專程探訪了孕育出不少中醫藥學者、專家的殿堂級學院——中國科學院,更参觀了院內著名的中國醫史博物館。這所全國唯一用上「中國」作字頭的中醫藥專業博物館,始建於1982年,館內展出的都是重要醫藥文物,由原始社會至近代共600多件套,非常珍貴。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透過中醫藥說好中國故事
澳洲的醫療體系一直以西醫西藥為主流,而看中醫、吃中藥,絕大部分是當地的華人。不過在2005年,北京同仁堂在澳洲開設第一間分店後,對當地的中醫藥業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他們首先在悉尼開設第一家旗艦店,隨後陸續在澳洲的不同城市設立分店。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新年納福 招攬福氣
還未來得及跟聖誕節說再見,農曆新年的腳步已來到,大街小巷、商場店舖……緊接着悠揚浪漫的聖誕歌,換上繽紛熱鬧的新年曲,聖誕老人和聖誕樹的裝飾,變成兔年與年花、年桔等各適其適的傳統春節設計,2022年的聖誕與2023年的新春,兩者時間相隔特別近,這兩個備受我們重視的傳統節日,只相距約3星期,讓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澳洲中醫藥教育發展蓬勃
澳洲的中醫藥教育發展蓬勃,尤其是在墨爾本——這個擁有400多萬人口的城市,已經有3間高等教育機構提供中醫藥學位課程。當地著名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英文簡稱RMIT),是其中的唯一一間公立大學內設立中醫藥學系,培育本科、碩士及博士生,是為全澳洲規模最大。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是一間很注重實踐的高等學府,他們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創立中醫藥學系,在海外來說,算是歷史悠久,由於長期跟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學生們都可以去南京實習。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多元文化的澳洲
自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位於南太平洋的澳洲,是2015年新加入的一條藍線,澳洲是中國的貿易夥伴,亦是許多華人移居的熱門地,傳統的中國文化早在百多年前已開始在這裏植根!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波蘭人對中草藥着迷
在波蘭華沙攝製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認識了一位外國人中醫師塔代克·布拉施車克醫生。塔代克醫生個子不高,卻充滿自信,且學識廣博,尤其談到他熱愛的中國文化中醫藥,更加滔滔不絕,這位在訪談裏夾雜着德語、波蘭語、英語的塔代克醫生熱誠開朗,充滿傳奇。他於1948年在波蘭出生,在當地大學學習西方醫學,其後入籍德國,是婦科疾病及物理治療的專家,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學習中醫藥知識,更專程到中國和日本學習針灸及草藥。在波蘭斯拉夫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課程時,其博士論文主題為中草藥的藥理學,並於德國漢堡開設診所,結合中西醫學為病人治療。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針灸和拔火罐的療效
中醫博大精深,治療方法亦有多種,除了傳統的中草藥外,還有針灸、拔火罐和推拿等。其中最受歐洲人歡迎的療法,便是針灸和拔火罐。我們在2018年前往歐洲的中心點——波蘭,拍攝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在波蘭首都華沙訪問了幾位當地的中醫師,他們總結了一些針灸在歐洲廣受歡迎的因素: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卡塔爾園的錫德拉樹
四年一屆的2022年世界盃終於在卡塔爾國慶日(12月18日)於首都多哈的盧塞爾體育場圓滿落幕,冠軍終極戰看得人跌宕起伏,恰比人生。戰場,未到最後一刻,不知勝負誰屬!阿根廷在36年後再奪冠軍寶座,法國衛冕失敗,有人歡笑有人愁。人們愛看足球賽,想是因為它多少反映着人生的幾許得失成敗,球賽開始後,球員就要緊守崗位,依循規則,盡己所能,堅持奮鬥至完結的一刻,莫論輸贏——贏是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醫藥的文化交流
2018年在波蘭華沙拍攝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我們特別前往當地開設的中醫藥店考察,發覺大部分的診療者皆屬女性,普遍在30多歲以上的較成熟知性年齡群,且個個皮膚白皙、五官清秀、時尚優雅、談吐溫柔,是典型的斯拉夫族波蘭美女,其中一位雅咖塔博士,她的皮膚出現問題,在店內跟她一起工作的中醫師,以草藥和針灸替她治療,效果非常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清明祭祖
春節過後,轉瞬又快到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節氣——清明,也是唯一演變為民間節日的節氣。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競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說故事」講中醫藥
2018年秋,中國前外長李肇星再次受邀蒞臨母校香港浸會大學演講,題目是「一帶一路與公共外交」,出席的師生們早已爆滿現場,沒有座位的只好在演講廳外,看着大電視的現場轉播,一睹這位前外長的風釆!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蘋果
蘋果又稱「智慧果」、「記憶果」……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譽 ,「智慧」與「記憶」,人所嚮往,難怪蘋果古今中外,備受歡迎。曾經在美國加州的寓所,花園內種有各式各樣的花果樹木,其中一棵蘋果樹,每年開花結果的時候,長出一顆又一顆鮮紅亮麗的蘋果,來不及採摘,掉到草地上,總會引來附近饞嘴的小松鼠,吃個不停……漸漸,那裏成為了他們守候蘋果季節的樂園。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每年3月,當海棠花綻放之時,正好紀念我們開國總理周恩來的誕辰——3月5日,今年適逢周總理的紀念誕辰125周年,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花如今境況如何呢?這個周總理昔日度過26載歲月的故居,庭院種植了許多海棠樹,每當海棠花開,日理萬機的周總理總要抽空和夫人鄧穎超一起漫步,欣賞風姿綽約的海棠花。有時候工作至夜深,周總理又愛走到海棠樹下,迎來清淡花香,洗滌心靈,彷彿能解去一切勞累。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醫藥在歐洲的吸引力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經常往返歐美各國、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著名國際事務與關係專家高大偉先生(David Gosset),總會出席我們超藝理想文化學會在京港舉行的各項論壇會議。還記得跟他認識於十多年前,我們跟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在京共同主辦的「糧食安全·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當時他陪同主講嘉賓前歐盟主席普羅迪(意大利前總理)一起出席,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令人印象深刻。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聚首一堂 共話中醫藥文化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離開TVB後,跟往昔在電視台工作的同事見面少了,後來有些轉往其他行業發展、有些移民外國……相聚也要看大家的「緣分」和「機遇」!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澳關係有望春季回暖
近日有消息傳出,中國對澳洲龍蝦持續逾兩年的貿易禁制令可望解除。澳洲貿易部長法雷爾(Don Farrell)指出,約有200億澳元的貿易受到禁令影響,包括葡萄酒、龍蝦、肉類、大麥、煤炭等行業,又指目標為盡快穩定中澳關係,使澳洲產品重新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醫藥的交流和知識
在北京攝製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我們專程探訪了孕育出不少中醫藥學者、專家的殿堂級學院——中國科學院,更参觀了院內著名的中國醫史博物館。這所全國唯一用上「中國」作字頭的中醫藥專業博物館,始建於1982年,館內展出的都是重要醫藥文物,由原始社會至近代共600多件套,非常珍貴。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透過中醫藥說好中國故事
澳洲的醫療體系一直以西醫西藥為主流,而看中醫、吃中藥,絕大部分是當地的華人。不過在2005年,北京同仁堂在澳洲開設第一間分店後,對當地的中醫藥業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他們首先在悉尼開設第一家旗艦店,隨後陸續在澳洲的不同城市設立分店。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新年納福 招攬福氣
還未來得及跟聖誕節說再見,農曆新年的腳步已來到,大街小巷、商場店舖……緊接着悠揚浪漫的聖誕歌,換上繽紛熱鬧的新年曲,聖誕老人和聖誕樹的裝飾,變成兔年與年花、年桔等各適其適的傳統春節設計,2022年的聖誕與2023年的新春,兩者時間相隔特別近,這兩個備受我們重視的傳統節日,只相距約3星期,讓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澳洲中醫藥教育發展蓬勃
澳洲的中醫藥教育發展蓬勃,尤其是在墨爾本——這個擁有400多萬人口的城市,已經有3間高等教育機構提供中醫藥學位課程。當地著名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英文簡稱RMIT),是其中的唯一一間公立大學內設立中醫藥學系,培育本科、碩士及博士生,是為全澳洲規模最大。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是一間很注重實踐的高等學府,他們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創立中醫藥學系,在海外來說,算是歷史悠久,由於長期跟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學生們都可以去南京實習。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多元文化的澳洲
自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位於南太平洋的澳洲,是2015年新加入的一條藍線,澳洲是中國的貿易夥伴,亦是許多華人移居的熱門地,傳統的中國文化早在百多年前已開始在這裏植根!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波蘭人對中草藥着迷
在波蘭華沙攝製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認識了一位外國人中醫師塔代克·布拉施車克醫生。塔代克醫生個子不高,卻充滿自信,且學識廣博,尤其談到他熱愛的中國文化中醫藥,更加滔滔不絕,這位在訪談裏夾雜着德語、波蘭語、英語的塔代克醫生熱誠開朗,充滿傳奇。他於1948年在波蘭出生,在當地大學學習西方醫學,其後入籍德國,是婦科疾病及物理治療的專家,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學習中醫藥知識,更專程到中國和日本學習針灸及草藥。在波蘭斯拉夫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課程時,其博士論文主題為中草藥的藥理學,並於德國漢堡開設診所,結合中西醫學為病人治療。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針灸和拔火罐的療效
中醫博大精深,治療方法亦有多種,除了傳統的中草藥外,還有針灸、拔火罐和推拿等。其中最受歐洲人歡迎的療法,便是針灸和拔火罐。我們在2018年前往歐洲的中心點——波蘭,拍攝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在波蘭首都華沙訪問了幾位當地的中醫師,他們總結了一些針灸在歐洲廣受歡迎的因素: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卡塔爾園的錫德拉樹
四年一屆的2022年世界盃終於在卡塔爾國慶日(12月18日)於首都多哈的盧塞爾體育場圓滿落幕,冠軍終極戰看得人跌宕起伏,恰比人生。戰場,未到最後一刻,不知勝負誰屬!阿根廷在36年後再奪冠軍寶座,法國衛冕失敗,有人歡笑有人愁。人們愛看足球賽,想是因為它多少反映着人生的幾許得失成敗,球賽開始後,球員就要緊守崗位,依循規則,盡己所能,堅持奮鬥至完結的一刻,莫論輸贏——贏是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點滴】中醫藥的文化交流
2018年在波蘭華沙拍攝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我們特別前往當地開設的中醫藥店考察,發覺大部分的診療者皆屬女性,普遍在30多歲以上的較成熟知性年齡群,且個個皮膚白皙、五官清秀、時尚優雅、談吐溫柔,是典型的斯拉夫族波蘭美女,其中一位雅咖塔博士,她的皮膚出現問題,在店內跟她一起工作的中醫師,以草藥和針灸替她治療,效果非常好。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