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人文載道,匯則興邦
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菜單 列表菜單
卡片菜單 卡片菜單
新盤搶客 二手成交難突破
利嘉閣剛過去周六日十大屋苑錄得8宗買賣,按周持平。廖偉強指,二手市場因早前的平價盤源大部分已被吸納,而業主眼見整體市況仍然向好,部分都調升價錢或收窄議價,交投表現平平。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周末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投資增速加快 消費復甦仍需呵護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前兩個月的宏觀數據。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回落勢頭;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超過市場預期1個百分點以上,比2022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貿易戰應告一段落
過去一周環球經濟金融發生兩件大事,首先是國務院新班子亮相,全球注目國家經濟未來走向。另一件事就是美國矽谷銀行破產,及後Signature銀行倒閉,現在瑞信(Credit Suisse,CS)又陷入財務壓力,令市場憂慮重現15年前的雷曼事件。為了重建疫後經濟,現時最需要是合作同心,而非引起矛盾衝突,所有貿易戰應該告一段落。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2023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開好局,起好步,有信心,有底氣
2023年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今年內地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經紀價值 機器人難替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月22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有些方案可以有助刺激經濟及樓市,包括如派發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下調首置物業印花稅稅率、引入公司遷冊機制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配合政府工作報告 香港特區能貢獻所長
國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每年3月舉行的兩會都引起各界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3月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對今年政府工作的8大建議,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不單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報告內容反映中央繼續支持港澳經濟發展,仍然是香港的強大後盾,令我相當鼓舞。加上公布國務院機構改革,包括強化金融監管及應對科技競爭,均讓市場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住房租賃金融新規 多元化多層次全周期支援
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主要圍繞住房租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以商業可持續性為基本前提,重點支持自持物業的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為租賃住房的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全周期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對財政預算案後續措施的三項建議
上月財政司司長公布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的首份預算案,整體而言,照顧了不同範疇需要,其中創科獲得的資助最多,反映政府希望以創科推動經濟,實屬無可厚非。不過有一點必須留心,就是政府預期2024年後,香港的經濟增長為3.7%,方可達至財政收支平衡,要真正實現,特區政府需要推出更多措施,以多管齊下的方式以刺激經濟。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評述】全面註冊制正式實施 科創板上市標準應維持
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註冊管理辦法》」)等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的制度規則。這標誌着註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註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和各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正式實施。與此同時,有市場聲音認為,科創板擴容速度較慢,建議進一步優化上市標準。但筆者認為,未來科創板不必急於進一步放寬行業限制或進行調整,而應在堅持現有的上市標準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掘與儲備符合標準的擬上市公司資源,做好培育與輔導工作,在保證上市公司質量和板塊特色的前提下處理好板塊公司的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中美早日互信重建 全球復甦未來可期
香港一首經典金曲的其中一句歌詞,說「變幻才是永恒」,這一道理套用在個人、家庭、社會,甚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均非常合適。中美兩國曾有過一段外交穩定發展的時期,然而隨着數年前美國保護主義抬頭,單方面向中國挑起貿易戰,令兩國關係變得繃緊。在全球層面而言,中美沒可能長期對抗,也不可能在這個世界沒有另一方。因此,為全球經濟利益着想,美國應該放下矛盾,實現兩國互相尊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可以為全世界人民和平幸福創造有利條件,美國若繼續執意遏制中國,恐怕亦不符合雙方利益。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復常通關利好樓市 兩地資金瞄準「先機」
自從內地與香港兩地復常通關後,本港經濟及民生已走出谷底。當然,樓市也終於捱過了困境,走上復常的軌道。不過,未必每個人都會相信眼前的境況,反而會被自己的「心魔」所影響,認為樓市沒反彈的理由。他們會用種種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卻忽視了客觀的現實,例如以新盤市場這幾年間囤積的存貨量,來推算發展商今年推盤大有壓力,甚至會認為他們動輒會「按捺不住」,劈價去貨,令樓價反彈乏力。不過,這樣卻明顯地忽視了現實環境。試想想,縱使在去年樓市處於十多年內未有過的困境之中,發展商仍沒有輕言劈價,爭相出貨;反而寧願按兵不動;難道到了現在,樓市氣氛已變得活躍,發展商反而會去大幅劈價,大玩「割喉戰」嗎?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冀招攬人才鼓勵政策落地
廠商會建議,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和協調,以「聯合引進」的方式來增強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例如為他們在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往來提供出入境的便利和跨境稅收的優惠,建議可將大灣區劃為特殊「通勤區」,在計算界定納稅義務的停留天數時,允許港澳人士在計算界定納稅義務的停留天數時獲得一定程度的豁除。
發佈時間
文匯報
人才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評述】內地信貸數據超預期 融資供需復甦提速
中國人民銀行10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去年12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特首出訪中東成果豐碩 行而不輟商機無限
經過三年的疫情衝擊,香港重新與國際接軌,行政長官李家超繼去年訪問泰國後,上周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到訪中東,碩果纍纍。未來要再接再厲,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發佈時間
文匯報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評述】內地樓市「提前還貸潮」成因與對策
根據媒體報道,2022年下半年以來,內地部分住房按揭貸款借款人加快提前還貸節奏。2023年春節前後,隨着年終獎的發放,多個地區甚至出現「提前還貸潮」。而在實際操作中,內地部分銀行提前清還住房按揭貸款的門檻悄然提升,或是提前預約辦理相關業務困難,或是提前還款金額和次數有限,或是需要收取違約金等等。內地不少借款人都面臨着提前還款難的問題。同時,有的銀行還關閉線上預約通道,使還款預約排隊時間動輒長達兩三個月,甚至有的在半年以上。
發佈時間
文匯報
利率
收藏
取消收藏
預算案公布在即 冀推優惠措施引才
香港現正經歷復常階段,當中最大挑戰,是人力不足和人才不足。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而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昨日宣布新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人才往來港澳的簽註政策,均可為香港注入動力,推動經濟發展。期待財政預算案提出更多措施,為香港增添人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人才
收藏
取消收藏
新盤搶客 二手成交難突破
利嘉閣剛過去周六日十大屋苑錄得8宗買賣,按周持平。廖偉強指,二手市場因早前的平價盤源大部分已被吸納,而業主眼見整體市況仍然向好,部分都調升價錢或收窄議價,交投表現平平。
發佈時間
周末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投資增速加快 消費復甦仍需呵護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前兩個月的宏觀數據。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回落勢頭;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超過市場預期1個百分點以上,比2022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貿易戰應告一段落
過去一周環球經濟金融發生兩件大事,首先是國務院新班子亮相,全球注目國家經濟未來走向。另一件事就是美國矽谷銀行破產,及後Signature銀行倒閉,現在瑞信(Credit Suisse,CS)又陷入財務壓力,令市場憂慮重現15年前的雷曼事件。為了重建疫後經濟,現時最需要是合作同心,而非引起矛盾衝突,所有貿易戰應該告一段落。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2023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開好局,起好步,有信心,有底氣
2023年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今年內地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經紀價值 機器人難替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月22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有些方案可以有助刺激經濟及樓市,包括如派發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下調首置物業印花稅稅率、引入公司遷冊機制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配合政府工作報告 香港特區能貢獻所長
國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每年3月舉行的兩會都引起各界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3月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對今年政府工作的8大建議,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不單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報告內容反映中央繼續支持港澳經濟發展,仍然是香港的強大後盾,令我相當鼓舞。加上公布國務院機構改革,包括強化金融監管及應對科技競爭,均讓市場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內地住房租賃金融新規 多元化多層次全周期支援
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主要圍繞住房租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以商業可持續性為基本前提,重點支持自持物業的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為租賃住房的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全周期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對財政預算案後續措施的三項建議
上月財政司司長公布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的首份預算案,整體而言,照顧了不同範疇需要,其中創科獲得的資助最多,反映政府希望以創科推動經濟,實屬無可厚非。不過有一點必須留心,就是政府預期2024年後,香港的經濟增長為3.7%,方可達至財政收支平衡,要真正實現,特區政府需要推出更多措施,以多管齊下的方式以刺激經濟。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評述】全面註冊制正式實施 科創板上市標準應維持
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註冊管理辦法》」)等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的制度規則。這標誌着註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註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和各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正式實施。與此同時,有市場聲音認為,科創板擴容速度較慢,建議進一步優化上市標準。但筆者認為,未來科創板不必急於進一步放寬行業限制或進行調整,而應在堅持現有的上市標準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掘與儲備符合標準的擬上市公司資源,做好培育與輔導工作,在保證上市公司質量和板塊特色的前提下處理好板塊公司的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中美早日互信重建 全球復甦未來可期
香港一首經典金曲的其中一句歌詞,說「變幻才是永恒」,這一道理套用在個人、家庭、社會,甚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均非常合適。中美兩國曾有過一段外交穩定發展的時期,然而隨着數年前美國保護主義抬頭,單方面向中國挑起貿易戰,令兩國關係變得繃緊。在全球層面而言,中美沒可能長期對抗,也不可能在這個世界沒有另一方。因此,為全球經濟利益着想,美國應該放下矛盾,實現兩國互相尊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可以為全世界人民和平幸福創造有利條件,美國若繼續執意遏制中國,恐怕亦不符合雙方利益。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復常通關利好樓市 兩地資金瞄準「先機」
自從內地與香港兩地復常通關後,本港經濟及民生已走出谷底。當然,樓市也終於捱過了困境,走上復常的軌道。不過,未必每個人都會相信眼前的境況,反而會被自己的「心魔」所影響,認為樓市沒反彈的理由。他們會用種種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卻忽視了客觀的現實,例如以新盤市場這幾年間囤積的存貨量,來推算發展商今年推盤大有壓力,甚至會認為他們動輒會「按捺不住」,劈價去貨,令樓價反彈乏力。不過,這樣卻明顯地忽視了現實環境。試想想,縱使在去年樓市處於十多年內未有過的困境之中,發展商仍沒有輕言劈價,爭相出貨;反而寧願按兵不動;難道到了現在,樓市氣氛已變得活躍,發展商反而會去大幅劈價,大玩「割喉戰」嗎?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冀招攬人才鼓勵政策落地
廠商會建議,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和協調,以「聯合引進」的方式來增強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例如為他們在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往來提供出入境的便利和跨境稅收的優惠,建議可將大灣區劃為特殊「通勤區」,在計算界定納稅義務的停留天數時,允許港澳人士在計算界定納稅義務的停留天數時獲得一定程度的豁除。
發佈時間
人才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評述】內地信貸數據超預期 融資供需復甦提速
中國人民銀行10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去年12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特首出訪中東成果豐碩 行而不輟商機無限
經過三年的疫情衝擊,香港重新與國際接軌,行政長官李家超繼去年訪問泰國後,上周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到訪中東,碩果纍纍。未來要再接再厲,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發佈時間
香港
收藏
取消收藏
【財經評述】內地樓市「提前還貸潮」成因與對策
根據媒體報道,2022年下半年以來,內地部分住房按揭貸款借款人加快提前還貸節奏。2023年春節前後,隨着年終獎的發放,多個地區甚至出現「提前還貸潮」。而在實際操作中,內地部分銀行提前清還住房按揭貸款的門檻悄然提升,或是提前預約辦理相關業務困難,或是提前還款金額和次數有限,或是需要收取違約金等等。內地不少借款人都面臨着提前還款難的問題。同時,有的銀行還關閉線上預約通道,使還款預約排隊時間動輒長達兩三個月,甚至有的在半年以上。
發佈時間
利率
收藏
取消收藏
預算案公布在即 冀推優惠措施引才
香港現正經歷復常階段,當中最大挑戰,是人力不足和人才不足。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而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昨日宣布新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人才往來港澳的簽註政策,均可為香港注入動力,推動經濟發展。期待財政預算案提出更多措施,為香港增添人才。
發佈時間
人才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