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組織召開座談會並發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圖為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北斗導航衛星。(中新社資料圖)

「計劃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關鍵技術攻關;2027年左右發射3顆先導試驗衛星,開展下一代新技術體制試驗;2029年左右開始發射下一代北斗系統組網衛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建設。」這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今天發布的最新發展規劃。

11月28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在京組織召開紀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三十周年座談會,其間發布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明確在確保北斗三號系統穩定運行基礎上,我國將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強大、服務更優質的下一代北斗系統。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代北斗系統以「精準可信、隨遇接入、智能化、網絡化、柔性化」為代際特徵,將為全球用戶和其他定位導航授時系統提供覆蓋地表開闊空間及近地空間的米級至分米級實時高精度、高完好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

下一代北斗系統將優化星座架構,形成高中低軌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時空基準維持精度和自主運行能力,持續提升服務性能。此外,還將建設集成高效的一體化地面系統,實現資源彈性調度、數據共享使用、業務連續運行;覆蓋地表至深空的各類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不依賴衛星的定位導航授時手段融合的各類用戶終端,實現用戶多場景、高精度、智能化使用。

自1994年黨中央決策立項實施30年來,北斗系統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的階梯式、跨越式邁進,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了一系列自主可控產品,建成了一大批先進製造研發設施,全面實現「三步走」戰略發展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我國推動建立北斗規模應用機制,持續研發「中國芯」,構建完整產業鏈和供應鏈,夯實生態發展鏈,實現了各行各業和大眾消費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北斗系統產品出口至140餘個國家和地區,全面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等13個國際組織標準體系,成為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案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