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22日,2024年世界少年兒童發展論壇上,少年兒童科普閱讀論壇在廣州舉行,來自內地、香港以及國外的專家圍繞青少年科普閱讀展開探討,建言獻策。
中國香港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岑明聰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AI大模型推出,未來將改變閱讀和學習模式。比如,隨身攜帶便攜智能設備,即可通過問答的形式,得到各類科學知識,且可以以文字、視頻、圖像等多種形式呈現。另外一種創新模式是元宇宙閱讀空間,開展體驗式閱讀,比如模擬太空、極地、海洋環境,通過體驗可以切身感知各種知識。從去年開始,聯合電子在香港中小學校舉辦體驗展,通過AR/VR/MR/XR等方式,體驗科學知識和中華文化,收到很好效果。未來,希望在內地拓展這種巡迴展,並推向全世界。
來自新加坡的資深出版專家萬恩然表示,新加坡的學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視科學教育,讀者對科普出版物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為此,業界達成一致意見,把非虛構故事和科普結合起來,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同時,新加坡也重視圖像在科普閱讀中的應用,實體書籍和數字圖書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
馬來西亞合力出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乃康談到科普實踐時表示,漫畫和遊戲在科普閱讀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廣受孩子們喜歡。比如,把科學知識融入到遊戲闖關當中,孩子們很容易接受。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