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亮

王正亮,在父親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初中已接觸玄學,後得佛法老師傳授陽宅風水及文王卦。直到2013年,通過禪定悟出與際遇相應之姓名學,依此因緣,公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元朝初期,元世祖採取了許多促進生產發展的措施,使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但是,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蒙古的王公貴族和地主官僚,而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依然過着悲慘的日子。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誕生了一個偉大的雜劇作家關漢卿。

關漢卿是元代偉大的戲曲作家,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後人列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竇娥冤》為元代雜劇傑出的代表作。

為何稱關漢卿為另類公義伸張者,那得從他的姓名五行組合說起。庚金辛金和己土,在五德仁義禮智信中,金主義,即公義。而庚和辛有陰陽之別,庚金有為、進取,行事哲學、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辛金則慣性審時度勢,遇強即屈,勢不在己,不會強出頭。於是在元之初期的政治形勢,不難想像,身為雜劇作家的關漢卿,只能用自己的作品說話,達至伸張心中的公義的效果。當然配上己土的情操,自然會擇善固執,用最現實的表現手法,創作出偉大作品《竇娥冤》。

在元代雜劇四大家中,關漢卿為四人之首,藝術成就和歷史地位很高。關漢卿多與當時大都一帶的著名雜劇、散曲家及藝人來往,商酌文辭,評改作品,有時候還會親自登台演出,創作之餘過着「躬踐排場,面敷粉墨」的生活。

關漢卿鍾愛戲曲藝術,把畢生的精力用在這一事業上。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許多殘酷現實的磨練,關漢卿對當時的黑暗社會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他把自己所看到或聽到的民間悲慘遭遇,編寫成雜劇,猛烈地抨擊了官府的黑暗統治和社會不公平現象。關漢卿一生所作劇本多達60多種,今存18種。從內容看,這些劇作可分為三類:社會公案劇、愛情婚姻劇和歷史故事劇。

《竇娥冤》是關漢卿公案劇中的代表作,作品中人物刻畫精湛細膩,戲劇衝突扣人心弦,反抗精神強烈鮮明。《竇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主要情節說的是:當時楚州(今江蘇淮安一帶)地方有個貧苦女子叫竇娥,3歲失去了母親,7歲時她父親竇天章為還清借債和籌盤纏進京趕考,欠了蔡婆婆幾十両銀子,便將女兒賣給蔡家做童養媳。竇娥到蔡家沒兩年丈夫又生病死了,家裏只剩下老少寡婦倆相依為命。

一天,蔡婆婆出外索債,賽盧醫謀財害命,想將她勒死,張驢兒父子搭救了蔡婆婆。原來張驢兒是個流氓地痞,他看見蔡家婆媳無依無靠,就趁機要挾,逼迫蔡婆婆嫁給張老頭。張驢兒見竇娥年輕貌美,欲娶她為妻。竇娥秉性剛強,堅決拒絕,還痛罵了張驢兒一頓。

張驢兒懷恨在心,企圖用毒藥害死蔡婆婆,以便強娶竇娥,不料,卻把自己貪嘴的父親給毒死了。張驢兒嫁禍於人,把毒死他父親的罪名栽到了竇娥的身上,告到了楚州衙門。

楚州的知府是一個見錢眼開的官吏,背地裏被張驢兒買通了,就在公堂上百般地拷打竇娥,逼竇娥招供。竇娥雖受盡了折磨,痛得死去活來,卻始終不肯承認。這個貪官知道竇娥非常孝敬婆婆,就把蔡婆婆抓來,當着竇娥的面嚴刑拷打。竇娥想到婆婆年老體弱,受不了這種重刑,只好含冤招了供。

在赴刑場的路上,竇娥滿腹冤屈無處去申訴,於是她喊出了「衙門自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的強烈抗議。臨刑時,她指着天發了三樁誓願:血濺丈二白練、六月飛雪、楚州三年大旱。她的三樁誓願震動了天地,件件應驗了。

後來,竇娥的父親竇天章在京城做了大官,竇娥的冤案得到了昭雪,殺人兇手張驢兒被判處死罪,貪官知府也得到了懲處。竇娥不向黑暗勢力低頭,堅貞不屈的頑強鬥志,代表了當時人民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無數含冤受苦的百姓伸冤報仇的強烈願望。

所以既是超進取「庚」金的作風,又是審時度勢穩重己土生辛金的行事作風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