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嘉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直至5月為止,立法會共有22項口頭或書面質詢跟人口政策直接相關,涉及的範圍包括工商、教育、健康護理、人才培訓及未來規劃等等。人口政策是近日社會熱點議題,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需要重新成立一個高層次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制訂全面人口政策。

現時政府有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只有8個政策局和其他社會人士參與。然而這個委員會只是集中應對人力資源規劃,「跟進和優化政府的整體人口政策」僅僅是委員會職權的第四項。這與以往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層級上有明顯的區別。當年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開宗明義就是一個高層次的督導,政府所有12個政策局都參與其中,涉及的政策範疇包括但不限於經濟發展、教育培訓、地政規劃、房屋供應、勞工福利和入境政策等。可惜,政府於2015年1月公布《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報告之後,「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亦於2017年6月宣布解散。可以說,過去6年是香港人口政策的「真空期」,缺乏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

政府近月表示,未有計劃專門為人口政策設立委員會。不過,社會的人力資源正隨着時間日漸顯得緊張,尤其自今年年初香港與內地和海外全面通關復常後,各行業人力資源更顯緊絀,已影響到民生經濟的方方面面。高端人才不足、基層勞工短缺,以至「殺校」所反映的青少年人口逐漸減少,處處都提示着特區政府,要在人口政策上作高層次統籌,紓緩有關問題。

最近香港出現一種言論,就是「專才不夠,內地輸入」,或者「勞工不夠,內地輸入」,又或者「學生不夠,內地輸入」。如果凡事都指望中央幫忙解決,香港豈不是變成一個只懂得求助、永遠不懂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中央對香港關懷備至,鼎力支持,但是不可能無限供給。何況,近年內地也備受出生率不足、人口減少的困擾,我們有沒有設身處地,想到中央的感受呢?上海有上海的人口政策,深圳有深圳的人口政策,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都應該有自己的人口政策。我認為最重要是認清方向,自己問題自己解決,而不是凡事都假手於人。

對於「搶人才」和「留人才」,社會上經常出現「二分法」,總以為需要特別為「搶人才」制定一套政策,又要特別為「留人才」制定另一套政策。根據這種邏輯,是否以優厚條件聘用人才的策略,只適用於「搶人才」,就不適用於「留人才」呢?完善社會保障及勞工政策,怎可只針對「留人才」而跟「搶人才」毫無關係呢?答案顯然不是。政府政策的出台,影響的一定是所有人。試想一下,新的人才來了香港,住了一段時間,就變成香港人才庫的一部分,屆時他們的心態是留是走,最終的考慮仍然是香港適不適合他們發展。借用坊間一句話:現有人才都留不住,又如何「搶人才」呢?不論「搶人才」還是「留人才」,兩者密不可分,應該通盤考慮,一同處理,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要制訂全面人口政策,包括在婚姻、生育、養育、教育和住屋等多方面,為年輕人、為新舊人才,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