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堂屋群建成時三進相連,故命名為三棟屋。圖為三棟屋模型。 資料圖片

三棟屋村十四世祖陳任盛 (1725-1781) 跟隨伯父來港初期,於輋下老屋場山邊務農為生。陳任盛去世後,其長子十五世祖陳健常(1761-1840)承繼家業,家聲大振,並買得風水寶地,建立三棟屋村。(即今天的三棟屋博物館)

該地在堪輿學上稱為「海棠春睡」(Sleeping Beauty),美人的頭部就在今天的老圍,建村處在美人的大腿上,而三棟屋坐向256o靠西的位置,面迎汲水門、背靠名為獅地的小山、左為青衣群山、右為上下花山。門前水道,每當春、秋日落之際,千道金光反照屋內。這解釋了為何荃灣眾多客家村落中,只有三棟屋及楊屋村是面向西方的,而其他村落均是向南的原因, 因為根據《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坐北向南」是傳統的好風水方向。

購入村地後,陳健常帶領全族村民於農耕之餘,全力投入,經年才將該處削平成高地建屋。 陳氏族人以石灰、黏土、禾稈草等材料建成牆壁厚16吋的房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村落建成,陳氏宗族擇吉搬入。

三棟屋為客家堂橫屋與斗廊屋混合建築, 其建築空間體現了一種尊卑、長幼有序的倫理關係, 當中以陳氏宗祠為主軸,設前、中、後三個廳堂,族譜分別稱之為「前殿」、「中殿」、「後殿(神殿)」,三殿之間共設有兩個天井。各殿兩側均設有斗廊屋,供陳健常四兄弟及其後人居住。 宗祠與斗廊屋建築相連,形成三進兩天井的格局。

由於堂屋群最初建成時,是三進相連的,故名「三棟屋」。 而由於村落建築是集合健常兄弟四人之力才建成,故宗祠名曰「四必堂」。

其後,隨着陳氏子孫繁衍,於是在原有的堂屋加建左右兩排橫屋及在宗祠後加建第四進房屋。 新加建的三十多間房屋,仍維持原有對稱方矩的特色, 全部面向中軸,圍繞宗祠, 與原有的建築有小巷相隔。而加建的房舍於十九世紀末期完成, 自此,這42間房舍,形成一個162呎多×125呎多, 面積約二千平方米,三堂兩橫式的堂屋群, 而堂屋群內設五小巷(三橫二直), 這與荃灣一般村落的前後橫排式布局不同。 由於堂屋群內已缺乏空間,即使子孫繼續繁衍,陳氏族人亦沒有再在堂屋群內加建,而改建在堂屋群外的村落範圍。

陳氏宗祠門上有一石楣,刻着「陳氏家祠」四字, 屋頂為傳統的金字瓦頂,整個結構主要以木樑架和山牆支撐。 而宗祠及後來加建的房舍,牆身均鋪有花崗岩(麻石),這是家境富裕者特有的, 顯示陳氏在當時已擺脫了到港初期的貧困境況。

另外,三棟屋的各房舍均緊緊相連,大多共用牆壁,主要原因有三:在不安穩的時勢(海盜為患)提供互相保護、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及配合風水上的考慮。而三棟屋的房舍亦與當時其他村落的房舍一樣,外牆並沒有窗。此外,三棟屋宗祠入口對聯上方設有兩個瞭望洞,用以防範山賊或海盜。

今天我們參觀三棟屋博物館,是否仍能體會到建村者的用心良苦呢?

◆ 邱逸(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香港歷史博物館歷史教育計劃顧問、香港電台歷史節目主持人、近著包括《香港極簡史》。)

逢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