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昨亮相,另外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初選已完成,有十餘名港澳載荷專家進入復選。香港載荷專家參與國家航天員選拔,是國家對香港的肯定和信任,也充分顯示香港科研雄厚實力,激勵香港更積極施展所長,貢獻國家尖端科技發展,既為國家輸送人才,亦用好國家創新科技高端舞台、為香港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大空間。

神舟十六號乘組是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迎來的首個飛行組,首次包含了「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3種航天員類型。去年10月,國家宣布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航天載荷專家,有40多名港澳科技人員進入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引發港人對載荷專家選拔情況格外關注。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透露,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於2022年全面啟動,計劃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初選,共有百多名候選者進入復選階段,包括十餘名來自港澳的候選對象。特首李家超通過社交平台祝賀進入載荷專家復選的香港候選人,為他們感到驕傲,祝願他們在復選中脫穎而出、邁向「太空夢」。香港有可能誕生首位「港產航天員」,更有可能參與國家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首次登陸月球的任務,這是國家對香港科技實力和香港科技界的肯定和信任,是香港的驕傲。

香港擁有5所世界排名百強的大學,有多所國家實驗室、3萬多名科技人員,科研基礎雄厚、人才濟濟,其中3所大學開辦有培訓航天專才的本科及碩士課程,每年有不少於100名畢業生,香港完全有實力為國家尖端科技發展貢獻力量。香港一直積極參與國家航天事業發展,香港理工大學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表採樣返回任務,理大研發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為國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提供支援。這些成果證明,香港在航天科技領域具有世界級水平。

香港參與國家尖端科技的研究、探究,對香港有三大意義:一是為國家重大科技工程貢獻研發產品;二是貢獻人才,如航天領域不僅貢獻載荷專家,也可貢獻航天飛行工程師;三是香港可用好國家航天等高端舞台,發展創新產業,如國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2025年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香港可參與發展,帶動產業升級。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