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陳冠卿回到廣州後,撰寫了一闋也別《姑蘇晚詠》的粵曲給譚佩儀演唱。本年3月廣州傳來譚佩儀老師逝世的消息,廣州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在該月22日發布訃告:「中國民主同盟會會員、原廣東音樂曲藝團退休一級演員譚佩儀同志,於2023年3月22日上午7時30分在廣州市去世,享年97歲。」譚佩儀是著名粵曲子喉演唱家,被譽為「子喉王」、「正宗子喉」。她演唱的《姑蘇晚詠》、《蔡文姬歸漢》、《文成公主》、《錦江詩侶》等曲目,已成粵曲經典,廣為傳唱。

譚佩儀不僅和陳冠卿稔熟,還是帶他入行的恩人。她說自己在歌壇登台的年代,發現陳冠卿很有藝術修養,便建議他學寫戲、撰曲,當時陳氏沒什麼信心,害怕沒有出路。譚佩儀鼓勵他說,她會演唱他寫出的曲子,條件是曲、目要由她決定。譚佩儀說自己幾乎是一句句地教會陳冠卿寫曲,她會告訴陳氏自己想怎樣唱,用什麼曲牌,如何轉接,陳冠卿就照着她的要求動動筆,寫出《寒衣曲》、《紅粉飄零》、《賣糖歌》3首歌曲。這3首歌曲用了當時很新潮很流行的旋律,經過譚佩儀老師的動情演繹,在樂壇流行一時,可惜歌曲沒有收錄入碟,今天已無緣欣賞。陳冠卿也從此走上撰曲、編劇的道路。

我在上期的拙作也提了《姑蘇晚詠》有一首小曲《雪底遊魂》,是陳冠卿的作品,因此有人推測《姑蘇晚詠》的原作者不是唐滌生,而是陳冠卿。

對於《雪底遊魂》的面世年份,紅線女有另一說法,在她的兒子馬鼎昌撰著《馬師曾與紅線女》裏有這樣的憶述:「卿叔係為我度身訂做這齣《一代天嬌》的,在主題曲中,他運用了他最擅長的苦喉腔口,不但在板腔上,更在新創小曲如《雪底遊魂》等都能讓我恣意發揮……」查《一代天嬌》是1951年,紅線女應何賢先生的邀請,在澳門與陳錦棠、任劍輝、白雪仙等組寶鼎劇團的頭炮戲,較1950年上演的《吳宮鄭旦鬥西施》遲,所以現存資料顯示小曲《雪底遊魂》面世年份是1950年,而非1951年;但陳冠卿是先撰寫鄧碧雲的《姑蘇晚詠》,抑或是《一代天嬌》,便無法考證。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