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賀鵬飛 江蘇昆山報道)初夏時節,台企昆山瑪冀電子有限公司的新廠區正在進行緊張施工,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2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董事長趙宜泰表示,選擇江蘇昆山,就是選擇未來!
近期島內媒體炒作所謂「昆山當地台商有三分之一已撤離」的假消息,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已經公開予以駁斥。昆山市台辦的統計數據顯示,實際上台商在昆山的投資仍在持續增長,近三年全市新批台資項目600個,增資項目179個,新增投資總額72.21億美元(約565億港元)。
瑪冀電子是一家台青創業企業,2012年落戶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主要從事一體成型功率電感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具有耐大電流、省空間的優勢,被廣泛應用於5G產業的各類芯片智能裝置。
趙宜泰最初是作為台灣企業派駐分公司的台籍幹部來到蘇州的。2012年,他和幾位台青打算合夥出來闖蕩闖蕩,開拓一番事業。「我們四處尋找適合台青創新創業的地方,很快就被昆山獨特的地理優勢、台商集聚的生活環境和創新的服務理念吸引,選擇在花橋成立了瑪冀電子有限公司。」回顧創業歷程,他頗為感慨。
搭上大陸5G「風口」 營收年均增幅逾30%
受益於大陸電子通訊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隨着大陸5G新基建的「風口」到來,瑪冀電子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年營業收入由2013年的43萬元迅速增長到2022年的3.4億元,年均增幅達30%以上。
趙宜泰表示,近幾年雖受疫情影響,但在昆山當地政府部門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下,公司迅速恢復元氣,產值一路飆升。在此背景下,瑪冀電子原有廠房已無法滿足生產需求,遂於去年下半年啟動建設新廠區。新廠區投資5億元,佔地37.6畝,將致力於打造一座數字化智能化工廠。
目前,瑪冀電子正努力「越洋出海」拓市場、搶訂單,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4.6億元、同比增長31%。「瑪冀電子發展歷程雖短,可是成長卻堪稱飛速,這離不開昆山這片創新創業沃土的滋養。」趙宜泰說,他們也將扎根於此,潛心研發,在一體成型電感、高分子材料等領域持續發力,努力做大做強企業,為昆山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增資擴建新廠房 投逾2000萬建實驗室
和瑪冀電子一樣,位於昆山陸家鎮的台企江蘇富泰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增資擴建新廠房。2002年落戶昆山的富泰淨化是一家設計、生產、銷售工業空氣淨化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並先後入選江蘇省「瞪羚」計劃企業、獲評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其核心產品風機過濾機組,在技術參數上引領行業標準,在市場上具備較高的競爭優勢。

「大陸淨化設備市場非常巨大,帶動我們業務高速成長。」富泰淨化副總經理何嘉悅透露,去年公司產值約2億元,預計今年將達到3億元。公司正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包括斥資2,000餘萬元建成了國內面積最大、淨化等級最高的無塵實驗室。
另一家台企顯亮(昆山)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也將去年盈餘的4,000萬元轉為增資,繼續加碼昆山。顯亮2009年落戶昆山,主要從事汽車全車鎖芯、遙控鑰匙、電機控制器殼體及燈具的研發和生產,如今憑借雄厚實力躋身中國鎖芯鑰匙行業的第一梯隊,市場佔有率達到20%。
今年一季度,顯亮除了保供生產外,還獲得了很多新客戶、新訂單,全年營業額有望突破5億元。公司董事長王憲宗說,「昆山市委、市政府為企業創造一個優渥的營商環境,我感覺是有心、用心,讓我們這些企業在這邊發展能夠安心、順心、舒心,所以我們會留在這裏永續經營。」
市台辦:增資體現台企信心決心
「在昆山不遺餘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加持下,老朋友信心倍增、增資擴產,新朋友聞訊而來、加快布局。」昆山市台辦主任萬皓銘指出,昆山的台資企業在轉型升級、加碼投資、搶灘新賽道上保持着強勁的發展勢頭。在批准設立的5,832個台資項目中,有2,640個項目選擇了持續增資,其中包括,友達光電18億美元增資擴能項目以及鼎昌鑫電子5.88億美元高頻基材項目等,這也充分體現了台企扎根昆山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特稿】加大設備改造投入 自主研發產品拓市
在增資擴產的同時,昆山台企也正在積極轉型升級、布局新產業、搶佔新賽道。昆山莎美娜製衣有限公司的製衣車間內,新引進的數字化、自動化生產設備開足馬力趕製訂單,一塊巨大的液晶屏實時顯示當天的目標、產出、款式生產進度、各產線效率和良率等生產信息,並對瑕疵和故障進行可視化分析。

莎美娜製衣是一家落戶昆山近30年的老牌台企,主要從事外貿服飾代工生產。莎美娜製衣廠長朱白妹表示,近幾年公司一方面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積極由低端的來料加工向高端研發製造轉型升級,持續加大特殊工藝、面料的研發設計。
目前,莎美娜製衣已建立一支近百人的研發技術團隊,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在中高端服裝加工領域的影響力,並全面參與到國際一線服飾品牌產業鏈。同時,公司也搶抓產業風口,開發自有品牌的智能穿戴產品,並已率先在台灣上市銷售。
通過轉型升級,莎美娜製衣迎來了更快的發展,即便是在疫情影響下也保持了高速增長。去年公司生產針織服裝400萬件,營收超過2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勢增長10%以上。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又增長了10.26%。
優德精密工業(昆山)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持續加大設備改造投入,加快技術升級。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台企原本主營汽車模具零部件,精密模具零部件最高製造精度達0.001毫米,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有信心能在昆山發展得越來越好」
去年,優德精密新購置了真空油淬爐和真空氣淬爐等設備,加大布局自動化設備零部件、製藥模具與醫療器材零部件市場力度。「我們投入技術改造,升級設備,為的是更好地在昆山這邊發展。」公司總經理陳志偉說,「昆山整個營商環境非常好,企業非常認可,我們有信心能在昆山發展得越來越好。」
陳志偉已在昆山工作生活11年。他笑稱自己在昆山「事業生活兩開花」——不僅公司成長業績亮眼,去年營收達3.96億元,今年一季度營收又取得9,603萬元的成績,淨利潤同比增長32%;同時,他還幸運地贏得了一位昆山姑娘的青睞。「如今,我們的掌上明珠已經兩歲多了。」
昆山市台辦主任萬皓銘透露,通過調研92家重點台資企業了解到,有規劃投資、轉型的企業共62家,其中30家明確計劃投資33.58億元,主要用於布局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元宇宙產業、智能製造等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