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家彬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內容主要分成兩部分,包括重塑區議會,改革區議會組成,讓區議會回歸原來的定位,接受諮詢和提供服務的職能,以及強化地區治理架構。

方案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其中一個較多人討論的建議是將地方選區由現時的452個,重新合併成44個較大的選區,每個選區以雙議席單票制選出2名區議員。有部分人認為地方選區議席減少了,是所謂的「民主倒退」。然而這些人明顯是忽略了區議會成立的初心和真正目的。

基本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衞生等服務。因此,區議會的定位本來就是「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

維護市民利益是根本目的

2019年修例風波發生後,當年由選舉產生的區議會嚴重偏離基本法的規定,做出違反區議會定位和職能的行為,應邀出席區議會會議的政府官員被辱罵,更有區議員做出種種危害國家安全、鼓吹「港獨」、煽動「黑暴」、挑撥社群矛盾、蓄意分化社會、反對香港國安法、損害市民福祉、破壞香港利益的行為,這些區議員真的能夠做到為市民服務嗎?

區議員是公職人員,享有的酬金及津貼都是公帑,因此必須愛國愛港,更且要愛所服務的社區。現時全港劃分為18個地方行政區,其實每個區議會的最基本任務,就是服務好所屬的社區,將地區居民意見向當局反映,包括地區清潔衞生,到幫助區內小商戶打造營業氛圍,振興區內經濟,以至推廣社區特色和傳統文化,都是區議會應該做的事務。

自由要有約制,民主要有規範。現屆區議會由一開始就「政治化」,反中亂港區議員以意識形態來分黨分派,以挑撥分化社會,對民生事務不顧不理,這種人勝任區議員嗎?

方案建議新一屆區議會18個地方行政區維持不變,區議員總數約為470人以由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產生,另加27名當然議員;當中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和區議會地方選區的議員數目比例為40%、40%及20%,並引入資格審查機制及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包括對行為表現不符合公眾期望的區議員進行調查並根據嚴重程度處以合適的懲處。當局亦將理順區議會與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分區委員會及「關愛隊」的分工和協作關係,以其令地區服務落實到位。

政府提出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後,多個愛國愛港團體成立的「香港各區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短短數天已從各區街站收到超過100萬名市民的簽名支持,足見市民完全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改革方案,也顯示了市民對反中亂港分子過去所把持的區議會,痛恨至極。

盡快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

完善地區治理還涉及多項法例的修訂,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已指出,律政司現正進行《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的草擬工作,由於現屆區議會任期將於今年12月31日完結,區議會一般選舉須於今年底舉行,故此有迫切性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市民亦期望政府可以盡快完成有關區議會條例的立法工作,令區議會這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回歸到成立的初心,而不再被亂港分子有機可乘。

(來源:大公報 作者為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天津市政協委員)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