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偶爾看到一個戳中笑點的段子,說美食界流傳着一個深奧的「中式哲學」:中國人對甜品的最高評價是「不太甜」。而且,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段子,因為在真實生活中,中國人確實真的、真的非常不愛甜,甚至,長久以來都處在一種「恐糖」的狀態。

口說無憑,數據證明。有媒體整理了2018年到2020年這3年間經合組織統計的五大洲部分國家糖類消耗量,顯示中國人均消費糖量在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歐盟)中排名倒數第三。國人印象中「齁死人」的美國其實只排到第16名,而冠軍得主馬來西亞,每年人均耗糖量達到58.2公斤,是中國11.1公斤的5.2倍。再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外國人最熱愛的中國菜第一名,當之無愧是酸甜口味的咕嚕肉/糖醋里脊,而絕大多數海外中餐館做的都是「改良中餐」——即更甜的中餐。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為什麼不愛吃糖?

不少人注意到了中國人不愛吃糖,但深究原因的不多,更鮮見系統性闡述。但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不是嗎?小狸想了半天,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歷史上的。中國雖早在《詩經》裏就提到過「周原膴膴,堇荼如飴」,也即「甘之如飴」的出處,但對於最主流的蔗糖,卻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先天優勢。雖有學者認為中國也是甘蔗的原產地之一,但製糖工藝是到了唐代才從印度引進卻是比較主流的看法。而且,和西方一樣,在古代中國,糖一直是奢侈品,只有達官顯貴可以享用,普通人聽聽就好。

岔路出現在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用美洲的土地和非洲的奴隸完成了蔗糖革命,並再次把「甜蜜的陷阱」帶向全世界,同時糖文化也再次反過來影響蔗糖的產能和推廣。從1705年到1900年的近200年間,英國每年人均食糖量從2磅暴增到87磅,「糖」正式從奢侈品變成了日用品。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始終沒有參與這種全球化,在吃糖的問題上一直屬於自給自足的「自然增長」模式,所以直到1961年,中國人均食糖量仍然只有1公斤。

第二是糖的特性。血液中的糖可以刺激腦部中樞神經,釋放多巴胺讓人高興,而多巴胺會在成癮機制中產生作用。所以吃糖就如吸毒般是會上癮的。嗜糖如命的國家,會因為成癮而愈吃愈多。相對地,歷史上就吃糖少的中國,也不會上癮那麼嚴重。

第三是現代原因。從2015年起,國人掀起全民「減糖熱」,逼得大白兔都改了味。打開社交媒體,所有明星、網紅都在大事宣傳「控糖」、「戒糖」的理念,而有嚴重相貌焦慮的國人,在「瘦身」、「抗老」、「祛痘」等誘惑下,拋棄本就不怎麼愛吃的糖真可謂是一點難度都沒有。

第四個是觀念原因。中國的小孩從小就被教育「糖」是不好的東西,會長蛀牙。即便早已不是經濟能力問題,但沒有一個孩子能獲得「吃糖自由」的童年。這種觀念,深入人心,等到孩子有了孩子,也一樣會同樣操作。而從這一代起,糖是「胖、老、病」元兇的概念又進一步增強。

其實「嗜甜」是寫進人類基因裏的,但現代國人有句話怎麼說來着?「自律使人自由」,面對誘惑,能對抗天性,其實真要給國人豎個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