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不覺間又到了吃春的季節。

作為注重時令的資深吃貨,自然是要踩着節氣的鼓點去吃的。於是在春分這天做了香椿拌豆腐、青蒜炒花生芽,又切半個皮蛋滾了一煲桑葉湯。

桑葉是在上網買菜時無意間看到的,因正當時,送來的都是梢頭的兩三片嫩葉,放了薑絲和枸杞子一起滾,起鍋時湯中的葉子還是柔嫩碧綠,加上鮮紅的枸杞子與金黃的皮蛋碎,顏色極是誘人。

桑葉雖微苦,湯汁入口卻感覺清新滋潤,連日來心肺間因感冒咳嗽導致的燥熱盡數地化去,連飲幾碗,其餘兩個在過往的春天極得我心的小菜也因之被怠慢了。

若是小時候,要吃桑葉,何須上網去買?鄉下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桑樹,到了三四月間,樹梢上的芽頭冒出來,一夜之間就能長成碧綠的嫩葉,有懂吃的人家遣小孩子採了回家,將葉子切碎,打入雞蛋拌勻炒了,不單是一道好吃的下飯菜,亦是一味清肝明目的良藥,《本草綱目》裏早有記載:「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治勞熱咳嗽,明目長髮,止消渴。」

因桑葉味苦,小孩子們大多是不喜歡吃的,他們會再等上幾個月,夏至以後,在呱噪的蟬鳴聲中開始吃桑葚子。

與桑葉的苦不同,桑葚子長成以後掛在葉間像一顆顆黑亮的寶石,摘下放進嘴裏咀嚼,桑葚子籽多但不硬,又像是清甜的蜜汁滿口亂竄,也難怪《詩經》中與桑樹有關的句子皆與美好的愛情掛鈎,譬如「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和「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 以及「爰采唐矣?沬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等等。

小孩子自然是不懂愛情的,他們只知道吃。當然,除了吃之外他們還會用桑葉和桑葚子掙錢。桑葉和桑葚子都是作用甚廣的中藥,不懂愛情的鄉下小孩子,卻是多數都懂得將桑葉和吃不完的桑葚子曬乾了去賣給中藥舖。每年如此,但凡手腳勤快些的小孩子都能用桑葉和桑葚子給自己掙回一點零花錢,我很高興自己曾經也是那些小孩子裏的一個。

再讀周作人先生《北京的茶食》,看他寫到「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可憐現在的中國生活,卻是極端的乾燥粗鄙。」時,便又感覺很幸運。

至少,在這個春天,我還能夠吃着一些應季的小菜,在桑葉的苦澀中細品生活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