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才嚴重流失,政府近期已積極實施一系列「搶人才」政策。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指,人才是推動產業升級的致勝關鍵,除了透過成立「通關緩衝帶」,促進粵港兩地人才流動,亦希望政府可盡快推出招攬人才的鼓勵性政策,例如「科技人員入境政策」、「人才清單」等延伸至更廣泛領域,例如是工程師、技師、工匠等實用型工業技術人才。另外,他亦希望當局鼓勵高等教育界加強在本港和大灣區發展應用型的院系、增撥資源推動職業專才教育,加快工業技術人才的培育,以配合本港和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需要。

廠商會建議,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和協調,以「聯合引進」的方式來增強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例如為他們在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往來提供出入境的便利和跨境稅收的優惠,建議可將大灣區劃為特殊「通勤區」,在計算界定納稅義務的停留天數時,允許港澳人士在計算界定納稅義務的停留天數時獲得一定程度的豁除。

倡對象擴至技術人員

工總常務副主席莊子雄亦指,除了最尖端的人才,其實香港也非常缺乏「中層」人才,特別是「再工業化」需要很多控制機械的人員。不過現時「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要求設有學歷門檻,擁有多年經驗、令沒有大學學歷的技術人員不能透過計劃來港,建議政府檢視「優才計劃」的定位及「人才清單」所包涵的專業,確保能吸納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

另外,鑑於香港適齡學童減少,莊子雄建議政府放寬教資會資助大學錄取非本地學生(包括內地及海外學生)的學額限制;及與國家教育部商討,放寬自資副學位及學士學位錄取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的學額限制,吸引更多來自內地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香港有憧憬的學生來港就讀本地職訓課程並且留港工作。

預留位置提供人才公寓

莊子雄續指,政府早前成立「人才服務窗口」,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反應不俗,已吸引約5,000人申請,但仍需解決人才住屋問題。工總建議,在「北部都會區」及白石角預留位置為國際及本地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提供更多穩定和可負擔居所的選擇以吸引人才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