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發筆下的小型報,是所謂「社區報」。 作者供圖

黃仲鳴

久不見彭家發矣,未知在疫厲下,他生活如何?

書齋有不少他的著作,有時觀書懷人,更增思念。

彭家發乃港人,早年赴台讀書,留學美國,是南伊利諾大學新聞碩士,做過香港《星島日報》記者,香港珠海書院新聞系講師,中大兼任教授,台政治大學教授,據云他險些成為香港樹仁學院的系主任。他在新聞學上的著作極可觀,有學術上的,有實踐上的。他但有理論的基礎,還有實務的經驗。這是他作育英才的資本,深受一眾桃李的愛戴。

他有一部書:《小型報刊實務》(版權頁出版日期被遮,但據內文考察,應出版於1980年代)。

這部《實務》,盡見彭家發的編輯才能。1980年代,電腦未發達,編輯報刊,處於青黃不接。彭家發在這夾縫中,談笑風生,如何編輯一份「小型報」,閒閒道來,不論編大報者,或編小報者,都大獲裨益。

當初看這書名,我雙目曾一度發亮,以為彭老哥談的是小報,那真是「造福」報界矣,誰知他談的是「小型報」,非「小報」。

小報與小型報,在晚清民國時,界限是沒有那麼清楚的。小型報就是小報。1905年,香港出版的《唯一趣報有所謂》(簡稱《有所謂報》),就是一份32開的報紙,典型的「小型」,在當年是被稱為「小報」的,但內容卻義正辭嚴,反美、抵制美貨運動。主辦者鄭貫公更是反滿勇士。其後而來的小報,卻是「光怪陸離」,色情有之,揭人隱私有之,時評撻伐有之,那真有污「小報」之名矣,於是立下界線,將二者分隔開來。《有所謂報》是「小型報」,其他報紙無論紙張大小,內容「離經叛道」的,俱呼之為「小報」。

彭家發筆下的小型報,是所謂「社區報」。賴光臨為此書寫〈序〉,說:

「都市『大報』限於篇幅,新聞報道以大事為尚,與社區人民生活動態日形疏離。這給社區報紙提供生存發展的機會。」

不錯,不僅台灣有社區報,香港也有社區報。在撰寫這書時,彭家發時維《柵美報導》編輯人。柵美為政大所在地,《柵美報導》應是政大學生的實習報。正如樹仁大學的《仁聞報》、恒生大學的《傳新報》。

在實務中,彭家發編寫講義,以《柵美》運作為實例,內容自印刷、編輯、標題製作、新聞採寫及經營運作都有詳細敘述。若干內容雖嫌過時,但作為「新聞史」來看,仍是可細閱,一增知識。

不過其中有一章:「標題」,卻歷久而彌新,在網絡興起的今天,「起題」仍是我們最最重要的一瓣,豈可不學!尤其是在中文水準日益低落的今天,彭老師教導大家起題法,豈云過時哉!

彭家發退休後,專研文字學。他有此興趣,應是他教導起題,對文字起了「敏感」所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