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夏曆遇上雙春兼閏月之後,接下來較多是沒有立春的「盲年」。亦有些情況是年初沒有立春,卻借了下一年的立春,那麼雖然是只得12個月的平年,也有可能不是盲年。讀者知道春節(夏曆大年初一)和立春(公曆2月4或5日),可以拿萬年曆再進一步了解,可是大部分人都缺少了這份「探索精神」。

明年甲辰年(對應2024年),春節大年初一在公曆2024年2月10日(已過立春),夏曆12月30日大除夕則在公曆2025年1月28日(未到立春),正是「前不巴村,後不着店」。12個朔望月只共354天,就是典型的盲年。再後一年乙卯年(對應2025年),也是雙春兼閏月。丙午年(對應2026年)也是平年,卻不是盲年。春節在2026年2月17日,大除夕卻在2027年2月5日,剛好過了立春。換言之夏曆平年12個月約354天,一般有23或24個節氣,閏年13個月約384天,必定有25個節氣。

1984年甲子遇上罕見的雙春雙雨水。是年春節在2月2日,除夕在1985年2月19日,剛過了雨水,共是26個節氣之多!香港民俗認為「雙春兼閏月」的年份最宜嫁娶,盲年則不甚合適。「雙春雙雨水」更是非常難得,1984年甲子有何特別的吉慶?這事我們香港人應該知道,是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確定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現在回頭去看,那可是為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出重要的第一步!

夏曆每19年置7閏,這個數量的朔望月,就可以與19個回歸年對上了!如果在公曆和夏曆的生日都慶生,每年就可過兩次生日。但是遇上19周歲那一年,常有兩曆的生日重逢,然後38、57、76周歲的生辰,都有可能只過一次生日。不過這個特別的周期,間中會出現一天誤差,未必所有人都能每19年都遇上。

這筆賬很容易算,夏曆每19年共235個朔望月(19×12+7 = 235),以平均29.53天算,共是6,939.6天(235 × 29.53 = 6,939.6)。另一方面公曆每19年,也是6,939.6天(19 × 365.2422 = 6,939.6)。附帶一提,人群中剛好在夏曆閏月出生的,只佔2.9%(235分之7),上回談到專業人士不知「農(夏)曆有閏月」,或許也可以理解吧!

二十四節氣其實還要再細分兩類。奇數數序的仍叫「節氣」,偶數數序的又叫「中氣」,以其在「回歸月」的中間之故。公曆二月上旬立春,又叫「寅月節」,接下來的雨水,又叫「寅月中」:3月上旬的驚蟄是「卯月節」,下旬春分是「卯月中」,餘此類推。入冬「建亥之月」有立冬、小雪兩節氣;「建子之月」有大雪和冬至;「建丑之月」有小寒和大寒。然後又回到決定一年之始的立春。

前文提過夏正建寅、殷(商)正建丑,周正建子。還可以再加「秦正建亥」,中國歷史上按二十四節氣定歲首,有多達四種制度!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