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年年「春晚」,但「春晚」不止一個,除了面對全國乃至全球的「央視春晚」或「總台春晚」外,全國各地電視台也製作迎合當地人口味的「地方春晚」,包括我們的大台「TVB春晚」。只是,近年大台人才凋零,加上互聯網普及,可選擇性多,已很少看了。

以中國的人口規模,當然容得下多幾個「春晚」。今年,我留意到廣東衛視的「灣區春晚」──《遇兔呈祥大灣區》,不是節目特別好看,或製作有新意,而是它以「大灣區」命名,劇目內容甚至涵蓋了「粵港澳大灣區」定義以外的潮汕和客家地區,比如潮劇和漢劇。

主持陣容鼎盛,由該台六大主持包括鄧璐、李佳、劉芯怡、毛琳、王牧笛、吳瑕(以出場序),加上香港的鍾鎮濤和澳門的戴顯揚共同主持;除內地知名藝人外,香港歌手林峯、周柏豪、炎明熹和澳門小歌手王心妤也參與演出。乍看,令人覺得,廣東衛視凝聚力不小,而其所在的城市廣州恍如「大灣區龍頭」。

雖然以「灣區春晚」命名並非始於今年,潮汕和客家等都屬廣東省轄下地區,但在港人對未來發展定位感到茫然之際看來,有點不是滋味。

國務院在4年前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時,地理上涵蓋了區內11個城市,其中4個被定位為中心城市,包括內地的廣州、深圳和香港、澳門特區。香港不少學者在呼籲政府把握機會的同時,也希望能發揮和利用香港的國際聯繫和文化資源優勢,爭取在融合過程中充當「龍頭」,引領灣區各城。

我聯想到2021年由央視電影台主辦的《灣區升明月》中秋晚會,主會場雖然放在佔據地理優勢的深圳,但整晚節目還是以香港老中青三代藝人壓陣,唱的也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行一時的本港流行曲,令港人為自己的文化獲得肯定而感到自豪。

但這次看「灣區春晚」,再對比我們今日的電視綜藝節目,水準有今非昔比之嘆。不是想長他人志氣,卻油然生出危機感:如果我們繼續「自我感覺良好」而不有所作為,在各方面都有機會被鄰城超越。

特區政府承諾在今年舉辦首屆「流行文化節」,並計劃每年與業界合辦下去,這是好事。但如何辦成一個襯得起「國際都會」門面又具中國香港特色的「文化節」,卻是一個挑戰,希望有關部門認真花點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