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曆法體現了古代文明的進步。唐太上隱者詩:「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人離開社會隱居,或會用不上曆法,只能按寒暑更替約略知道歲月流逝。中國現行的傳統曆法叫「夏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中國讀書人都應該懂得,不懂便是失教。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頒令官方改用公曆,沿用至今。現時小學生都知道公曆年約為365又四分之一天,每4年置閏。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公曆年數可以給4除盡都是閏年。學深一點,我們還應該知道現行公曆叫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以教宗額我略十三世(Gregorius PP. XIII)命名,其實每四百年置97閏。1700、1800、1900都是平年,1600和2000才是閏年。雖然1900和2100都是例外的平年,我們當中該沒有誰經歷過1900年(須得有120歲以上);除非得高壽,恐怕也活不到2100年(還有77年)。故此教小學生「4年一閏」尚算「正確」。

夏曆俗稱農曆或陰曆,既有「太陰曆」的特徵,也有「太陽曆」的成分在內。陰曆以月球(古稱太陰)的月相周期定義。夏曆的初一都是「朔日」,天文術語叫「日月合朔」,是日晚上不見月光。通常每月十五日見滿月(正月十五元宵節和八月十五中秋節都可以賞月)。月大三十天、月小廿九天,這是月亮繞地球一周約為29天半的緣故。有些年份夏曆12月沒有「年三十晚」,「年廿九」已是除夕,接下來就是「大年初一」(現時全中國都稱為「春節」)了。

近年因為互聯網資訊流通的緣故,「中國小孩」對二十四節氣都尚算熟識。筆者介紹過有一口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更寒。」這樣就記住: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國曆法有「三正說」:夏正建寅、殷(商)正建丑、周正建子。3種定歲首的辦法曾經出現過,到了今天仍在用。至於是否夏商周三代的官方曆法,則還未有足夠的考古證據支持。有外國學者甚至質疑夏朝是否曾經存在,理由是未有足夠的出土文物證云云。

按照「月建」學說,立春是建寅之月的開始,經歷雨水,到驚蟄交入建卯之月。現行夏曆,以最接近立春的一次「日月合朔」為正月初一,這就是「夏正建寅」的規律。因立春對應公曆2月上旬,此所以春節總是在公曆1月和2月之間遊走。

夏曆的平年共12個月,約354天;閏年13個月,約384天。癸卯兔年「雙春兼閏月」,正月和12月都有立春,正月一次是癸卯年的立春(對應公曆2月4日),12月的一次是佔了甲辰年的立春(2024年2月4日),加一個閏二月,便是13個月了。

近年我們中國的某個芳鄰一而再、再而三妄圖霸佔我國的文化遺產,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小孩要多點裝備自己,好去保衛祖宗留下來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