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前兩天豆瓣年終盤點文藝青年們的「生活趨勢」,其中有個詞讓人過目難忘——「電子榨菜」。豆瓣給出的定義是:「在吃飯時間通過電子設備可以享用的一切內容」。

當然,「電子榨菜」的概念並不是豆瓣原創,它早已存在於現代人的生活中,只不過,隨着時代變遷,其形式和承載的意義卻有着不小的變化。

比如當小狸還是小小狸時,電子榨菜不就是新聞聯播麼?而且家家的榨菜都一個味兒。那時的榨菜是全家一起吃,嘰嘰喳喳邊食邊評,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在此忍不住插播,若干年後,小狸聽聞當年廣東的孩子,每晚消夜的電子榨菜是 《今夜不設防》 和《鏘鏘三人行》,除了頓覺有些羨慕外,更感嘆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互聯網出現後,小狸也背起行囊遠渡重洋,那時佐餐的電子榨菜是下載到筆記本電腦硬盤上的10季《老友記》(Friends)和期期不落坐等追更的《康熙來了》。那時的榨菜很多都是和朋友一起嗑的,室友、同學、老鄉,甚至還有公寓裏不知來自哪國的鄰居。那時的榨菜在人們心中的權重很低,它更像一個背景音,主流活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直到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榨菜的現代意義正式爆發了。其實移動互聯網並不是主因,真正的主因是愈來愈多的年輕人背井離鄉向大城市聚集。離開家人,獨自打拚,陪伴餐餐「一人食」的,只有從不離身的手機,了不起是個iPad。有媒體調查過年輕人熱衷消費電子榨菜的原因,「一個人」、「寂寞」、「無聊」是出現頻率最高的3個詞。

但如果只是從電視轉換到手機的「伴飯劇」、「泡麵番」,那電子榨菜只不過是新時代下同一個人類習慣的延續。有意思的是,在今天,電子榨菜之所以能被廣泛討論,能躋身豆瓣年終文化現象盤點,更多的是與過去的「打發時間」、「背景音」相比,它被賦予了更複雜的社會性意義。

現在,無論打開哪個社交平台,隨便搜搜,都可以馬上找到大量的「電子榨菜交流」群組或相關內容。「可以嘗嘗你的電子榨菜嗎?」是豆瓣的一個人氣小組,裏面的組員很熱衷把自己的喜歡的電子榨菜分享給別人,在互動中填補社交需求。不止如此,真正的宅男宅女們有相當數量都是「彈幕愛好者」,他們吃飯時一邊刷劇,一邊看彈幕,一邊發彈幕,參與評論和互動,奇妙地建立了一種「虛擬在場的儀式感」,甚至通過參與互動找到品味類似的人群,獲得身份認同的滿足感。電子榨菜在今日,作用早已超越了陪伴,更有填補社交空白,滿足精神交流的作用。用豆瓣的話說,年輕人消費電子榨菜是「獲取最低成本的情感寄託」,是「最小單位的精神庇護所」。

電子榨菜是個有趣的東西,但它的火爆卻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因為它愈火就意味着孤獨的人愈多。青年群體及外來人員的身心健康是一個成熟社會應該關注的問題,莫讓「電子榨菜」愈來愈變成「電子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