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卓家慧。
◆ 卓家慧《石猴文房圖》。
◆ 卓家慧(繪畫)及劉俊傑(AR網頁設計及製作),《畫鏡漫遊》AR效果影像。
◆ 設計師劉俊傑。
◆ 展覽現場仿若置身布行。
◆ 觀者可以掃描不同展品上的二維碼,欣賞獨特短片。

大灣區「創><藝互聯」── 遊古戲今精彩在展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藝術推廣辦事處、香港設計師協會共同籌劃的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創><藝互聯」,已在深圳、廣州、佛山及東莞舉行了首輪六場獨立展覽,觀者如潮。次輪的五場展覽則在惠州、珠海、中山、江門及肇慶分別舉行,十位香港藝術家及設計師/組合將陸續登場。

次輪的第三場展覽是設於中山甜桃美術館、由卓家慧及劉俊傑合作呈現的「遊古戲今」。無古不成今,藝術家卓家慧以工筆技法繪出民情風物,設計師劉俊傑以藝術科技連結古今,呈現出一場極為精彩的「工筆視覺之旅」,借古時風物,訴說現代風情。

工筆語言訴說嶺南風情

進入展廳,首先奪人眼目的,是獨特的布展方式。展廳的布置令人仿若行走於深水埗花布街,觀賞畫作,仿若在布行挑揀。卓家慧更是有意地融入香港特色,例如有些布料上的圖案是香港特色磚紋,令人會心一笑。

而所繪的事物更是充滿嶺南風情。像是金鳳花、五色鳥、石猴等都是出自清代著作《嶺南風物記》,背後都有各自的奇異故事。譬如石猴,據載是常被主人連筆筒置於案旁,如想叫牠磨墨,就將筆筒輕叩三下,牠便飛快跳出,跪在硯邊,先用前爪捧墨,而後慢慢研磨。一旦主人離去,牠便會將硯中餘墨舔淨。因牠能磨墨、舔墨,故而也被叫作「墨猴」。

這些故事,經過卓家慧以工筆為語言,重新得以向現代人訴說。通過讀文獻、摹古畫,從歷史中汲取養分,她讓這些「古物」重新獲得了現代生命,跨越歷史洪流的洗禮。

用科技闡述傳統藝術

設計師劉俊傑則擅長利用多媒體數碼科技進行創作。通過擴增實境(AR)及動態圖像設計,創作出《畫鏡漫遊》網頁,開啓了參觀者另一場特殊的觀賞體驗。在參觀過程中,觀者可以揀選自己心儀的畫作與偏愛的色調,通過掃描其上的二維碼,人工智能系統會將之結合為一段充滿個人特色的短片,讓古物從細絹畫布,一躍跳進虛擬世界之中。簡而言之,他是將觀眾的一個意念重新製作成一幅動畫的人。

想讓靜態的工筆畫會「動」,並不容易。劉俊傑介紹,要達成這樣的效果,需要將原先的作品「拆開」,譬如分拆出一隻小鳥身體的各部分,再分別考慮如何令之能夠點頭、眨眼、張嘴等等,最後形成連貫的動作。而傳統工筆畫的筆觸相當細膩,顏色更是充滿層次,故要想完成這樣的任務,就更加困難。劉俊傑坦言這是自己首次接觸工筆畫的挑戰,但想到能夠讓觀眾可以用現代的方式、以現代的技術重新欣賞傳統美學,讓傳統畫作更「栩栩如生」,他認為所有的繁複、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在紛繁文化中彰顯特色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卓家慧不僅希望借用古代的事物繪畫當下,同樣希望能夠將現代的文化繪入作品,讓數十年後觀看的人也能感受到她當下的生活,和有些意蘊與內核其實貫穿始終。而在現在這一個文化繁雜的社會中,卓家慧認為我們更應當塑造出自我,體現出特色。

尤其是在香港這樣一個中西文化交匯之地,如何繼承好、發揚好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本身就值得思考。但這對卓家慧而言並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她期望自己所表達的文化,能夠符合自己的個性,應因自己的喜好;她期望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從而展露出自己的特點與不同。劉俊傑的答案則更加簡單:不要自我設限。他期待在未來能夠有更多機會與藝術家們展開合作,探尋更多的可能。而這正是「創><藝互聯」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的創設目的之一:讓藝術家與設計師成為創作夥伴,借着理念、經驗和表達手法上交流對接,迸發出嶄新的創作靈感,以創意與藝術帶動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互聯互通。(特刊)

展覽資料

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創><藝互聯」— 遊古戲今

展覽日期:21.12.2022至18.1.2023及24.1.2023至12.2.2023 

地點:中山市甜桃美術館(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濠東翠苑B25)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一閉館) 

場地支持:甜桃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