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江浩 民建聯培訓委員會副主席 香港教育界職工會聯會副主席 廣東省清遠市政協委員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過春節一家人團團圓圓聚在一起表達彼此關懷,通過向長輩拜年傳承中國傳統重視孝道的文化。中國眾多節日習俗中,相信最受年輕朋友歡迎的應該是農曆新年,除了可以𢭃利是,更可以和同輩玩個痛快。其實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可利用一些中國傳統節日作為契機,在社區、學校層面和地區團體推廣節日活動,開展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項目,不失為一項生動活潑的國民教育。

今年農曆新年是疫後走向復常之路的首個春節,經過三年疫情,市面又恢復往日熱鬧氣氛。許多大型商場和酒樓皆人頭湧湧,生意興隆,人流回到疫情前八九成。今年大埔林村復辦「香港許願節」,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其中一個亮點是首次糅合中國傳統服飾漢服,邀請香港本地青年漢服團體「丹青承南」舉辦「漢服日主題攝影活動」,吸引大批喜歡漢服的青年朋友穿起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到場爭妍鬥麗留下倩影。

近年內地興起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穿着漢服成為一種潮流,不但在各地名勝古蹟穿着漢服拍照留念,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漢服也成為熱話。漢服潮流與漢服文化復興熱也蔓延至香港,受到時下青年人追捧。就以林村今次漢服日主題攝影活動為例,共有逾50名身穿漢服、熱愛中華文化的青年參加活動,向在場市民展示及介紹漢服。除了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到場參與,更好宣傳「香港許願節」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讓本地青年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加深對自己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是一次難得的國民教育。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但由於歷史原因,香港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回歸前,香港社會尤其是青年一代對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認知甚少,對自己國民身份的認同亦較為淡薄。回歸至今快26年了,特區政府要急起直追,除了學校要加強愛國教育、國民教育外,亦要重視建立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通過讓青年學生加深認識和學習中華傳統節日、習俗和服飾等內容,以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是推展國民教育的一道良方。

筆者相信,只要凡事以青年學生的興趣為本,善於創造良好的學習平台,並增加學生日常生活接觸傳統文化層面,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自有其抓住學生眼球的吸引力。但願日後有更多類似上述團體所舉辦的活動,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自己國家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香港新一代青少年必能傳承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並以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在學校推展國民教育以至愛國教育一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