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中國話劇界、北京人藝又走了一位第一代演員鄭榕,這幾乎已經是最後一位了。鄭榕老師身高1米80,四方臉,兩眼有神,他飾演的角色都是一身正氣。

我與鄭榕老師交結不多,唯一是北京人藝60年大慶時,我寫了劇本《甲子園》。雖然不是老人題材,但劇中我寫了5位老人,我想,如果能有幾位70歲上下的老演員來參演,加上中青年演員,來個四世同堂就很圓滿了。院長張和平有想法有鴻圖,他要請出人藝第一代演員,於是有了「鴻門宴」,辦了一席盛宴,請來藍天野、朱旭、呂中、徐秀林等老幾位,當面請求,當面首肯,當場拍板。但我記得「鴻門宴」上好像沒有鄭榕。

那一年的春天,北京尚且春寒,我來到鄭榕老師位於方莊的家。一個不大的小三居,一間大點的房間算是客廳兼書房了。鄭榕老師坐在椅子上,見了我就客氣地要站起來,我忙攔住,他的腿不好。雖然已是86歲高齡,依然才思敏捷,聲音宏亮。他說看了劇本,是一個有濃厚時代氣息反映現實的劇本。他說,改革開放後,幾乎把西方所有藝術流派都拿過來了,卻忽略了戲劇應該承擔起在劇場內連接公眾的任務。他說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民」兩字得擱在前面,這個劇本寫的就是人民的事。劇院領導帶着我到家裏見老人,一是聽意見,一是希望老爺子能擔當一角。鄭榕當時就說,我可以演金震山,一個血氣方剛有點輕度智障的退伍軍人,就這麼痛快。

劇情中,金震山反覆重複一句台詞:「就差這一顆子彈!」讓敵人軍長跑了,成了他一生的憾事。在新劇中,鄭榕把一個老軍人要把「最後一顆子彈」射向「貪、嗔、癡」,作為人物心理動作線,他坐在輪椅上,一身正氣地出色完成了這個人物。

《甲子園》的謝幕成為一時轟動,人藝五世同堂的陣容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輪到鄭榕,他先敬了一個軍禮,再從角色中從容脫身,成為他自己,引起滿場掌聲。

一共26場,天天都是不息的雷鳴掌聲,人們知道這夢幻般的組合,難得一見,也難得再見。本來正演在興頭上,老幾位是想繼續演下去的,突然說要全換B組。後來才知道,是鄭榕提出不演了,理由是:應該把機會留給年輕演員。唉,老爺子,他們還有的是時間演,而你們卻是演一場少一次了。

直到鄭榕去世,人們才知道,他每個月只有3千元退休金,所以家裏才那麼擠迫窄小,輪椅也是舊的……我心裏一寒,從來沒聽他說過。如今人們常愛說「貴族」,不知道「貴族」把物質看得很淡,重的是道義和品德,是可以為他人、為理想犧牲一切的君子。鄭榕老師才是真正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