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與朋友喝酒聊天,談到初戀這件事。
朋友大張講了他的初戀,那是在大家連「拖手仔」都感覺不好意思的年代,兩人幾次約會之後,大張對手仔都沒拖過的女孩心生好感,在一次約會過程中終於鼓起勇氣想親吻女孩。然而,當女孩陶醉地閉上眼,朱唇微啟,準備迎接初吻的時候,大張眼尖地發現了卡在女孩牙縫裏的一絲韭菜,於是落荒而逃。大張的初戀就此宣告結束,如蜻蜓點水般轉瞬即逝。
似乎大多數人的初戀都沒有一個完美的結果,朋友小謙也如此。但小謙的初戀故事比起大張來更加地豐富有趣。
和大張不同,小謙的初戀是在自己的17歲開始,一對情投意合的少年男女試圖在校園生活中把這段初戀進行得甜蜜美好,但是兩人終究沒有逃脫戀情的規律,在熱戀期過後開始矛盾不斷。因為少年人的心性稚嫩,小謙無法理智地處理兩人之間的情感糾紛,彼此都在這段感情中深感受傷,於是這段戀情最終在小謙大學還未畢業的時候就無奈地結束了。
與初戀分手後的小謙雖然也有過新的情感體驗,但因為一直對初戀心懷愧疚,亦因為始終覺得初戀無可替代,所以即便後來他又到海外繼續深造、工作打拚,也從來沒有忘記過那段感情。每一年小謙都會到日本京都宇治的萬福寺,為初戀的幸福合十祈禱,算是補贖自己心中的遺憾。
在成年人的世界裏,好像一切都可以被時間沖淡和改變,但似乎只有在人的生命中佔有一定比重的初戀是例外的。
如此,當小謙回到中國參加弟弟的家宴,看到即將和弟弟舉行婚禮的準新娘時,頓時覺得血壓升高、心臟狂跳:弟弟的準新娘竟是自己初戀的閨蜜,對方曾經是為兩人傳遞書信的使者和爭吵時的「和事佬」,見證、參與過自己與初戀的那段感情,在小謙心裏,她如同是自己的「半初戀」。小謙因此也落荒而逃,他覺得自己既已告別了過去的情感,就不想再在弟弟的婚禮上遇到自己的「半初戀」。
幾年後小謙再回中國探親,已經成為他弟媳的「半初戀」和弟弟在家為他接風洗塵。飯桌上,弟媳有意無意地說起小謙的初戀仍是單身,但話剛到一半,就被小謙生硬地打斷,表示自己「心裏難過」,然而小謙心裏其實很想讓弟媳說下去,甚至也想知道自己還有無可能與初戀再續前緣。小謙事後曾給初戀寫電郵,沒有得到回應,所以他又想起張愛玲的《半生緣》裏顧曼楨對沈世均說的那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知道自己和初戀也一樣,彼此分離多年,分隔兩地,在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在彼此的世界裏早已是漸行漸遠,他和她,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後來,當小謙乘坐離開中國的航班飛離跑道,他覺得自己終於放下那段情感,開始奔向新的時空。
小謙在攻讀博士時與同門師妹相遇相知,結婚成家後便定居海外,消失在了故土的萬千是非糾葛中。而那個承載了小謙的全部初戀故事的「半初戀」,在經過時間不斷地洗禮之後,已完完全全地成為了他的親人。他的初戀,那個與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孩,也隨着弟媳變成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並沒有隨風消逝。
小謙的初戀以及後續的故事雖然有點令人費解,但是我想,大抵所有的帶着遺憾的初戀故事都是如此,無論是轉瞬即逝,抑或是對方最終成為了你的親人,只要相戀過,它就會永遠烙印在你的生命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