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聚糖的生物正交化學作用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美國科學家貝爾托齊和沙普利斯,以及丹麥科學家梅爾達爾,共同獲頒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展「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方面的貢獻。評審委員會指出,點擊化學是一種高效率的化學反應,如今已被廣泛應用,包括應用於藥物開發、繪製脫氧核糖核酸(DNA)圖譜,以及用於創造更符合用途的材料,有助研發核糖核酸(RNA)疫苗,並研發標靶藥物治療癌症。

◆沙普利斯曾藉手性催化氧化反應方面的研究,獲頒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美聯社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聲明,形容今屆化學獎在於「令困難過程變得更容易」,沙普利斯和梅爾達爾引領化學進入「功能主義」時代,並為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奠定了基礎。貝爾托齊則將點擊化學應用於一個新的層面,在活的生物體中加以利用,將之使用於繪製細胞圖,其研究發現的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反應,對癌症針對性治療有重大貢獻。

點擊化學原理,在加入銅離子後,疊氮化合物和炔烴可以更有效地產生作用,這種點擊化學反應在全球獲廣泛應用,能夠以簡單方式結合分子。

基礎研究成果應用藥品工業

聲明指出,「這3位得獎人開啟了全新的研究領域,使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質得以合成。如今他們的基礎研究成果已被運用在一些藥品的工業合成物中,比如抗生素、消炎藥和心臟病藥物等。」

點擊化學又稱為「連結化學」,是沙普利斯於2001年引入的一個合成概念,通過小單元的拼接,來快速可靠地完成各種分子的化學合成,藉着點擊反應來簡單高效地獲得分子多樣性。點擊化學的代表反應為銅離子催化的「疊氮化合物—炔烴環加成反應」,此概念已成為目前最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

◆貝爾托齊研發「生物正交化學反應」。美聯社

生物正交化學則是源自貝爾托齊在2003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可在活體細胞、生物組織中進行高效能特異的外源性化學反應,並且與細胞代謝過程中複雜生化反應互不干擾,透過此一化學策略,不僅可以熒光標識特定生物分子,同時可藉由細微的化學修飾研究生物大分子,以人為手段干擾或調控生命系統,從中闡述複雜生物體系運作的生物代謝機制。

沙普利斯事隔21年再奪諾獎

81歲的沙普利斯曾任麻省理工化學系教授,目前擔任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化學教授。他曾藉着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方面的研究,獲頒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他開拓的點擊化學概念對化學合成領域有很大貢獻,多年來已有不少人認為他是現今曾獲諾獎的科學家中,最有機會再度獲獎的一人。隨着他今年再奪諾獎,成為諾獎歷來第5位兩度獲獎的人士。

55歲的貝爾托齊目前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人文和科學教授,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在細胞表面寡糖方面的研究,以及在生物正交化學領域的工作備受推崇。她獲悉得獎後表示感到非常驚訝。66歲的梅爾達爾目前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化學教授,對於獲頒化學諾獎,他表示心情激動「身體和雙腳開始抖震」,同時也深感榮幸。3名得獎人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706萬港元)獎金。

◆梅爾達爾對於獲頒化學諾獎,表示心情激動。法新社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