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景榕訪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畢業生張曄如同學(左)。作者供圖

陳復生

一直以來,新加坡的華人非常接受中醫中藥。而在半個世紀前,新加坡的中醫師,絕大部分都是由中國遠道而來,直到1953年,當地的中醫師公會創辦了「中醫專門學校」(1976年易名為新加坡中醫學院),是新加坡首間中醫學院,為促進新加坡中醫藥事業、培訓本地中醫專業人才。自創校迄今,經歷了近70年的漫長歲月,與時並進,不斷提升發展,如今已成為新加坡規模最大、體制完善的中醫教育機構。為了進一步擴大醫療服務,同時為學員提供臨床基地,新加坡中醫學院於2005年4月與2006年6月分別設立了弘華中醫藥中心及新加坡中醫學院骨傷醫療中心。

經過多年的中醫教育發展,現時新加坡已經有多間學院提供中醫學課程,為當地培養一批又一批的生力軍,其中更有由北京同仁堂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合作,開辦的生物科學及中醫學雙學位課程,攜手推進中華中醫藥發展。我們在新加坡拍攝電視特輯《一帶一路醫藥行》的時候,訪問了該學科的兩位年輕活潑畢業生,分別是周彥吟同學和張曄如同學,且聽她們為什麽會選擇這個雙學位課程?對未來的期待又怎樣?

周彥吟同學說:「因為我從小就體弱多病,也會去看中醫,所以知道中醫是有療效的。家人也很支持我讀中醫,他們覺得中醫是很好的一個醫學,家人就鼓勵我去讀這個課程。這是個5年的課程,它是分階段的。第一階段是,首3年在新加坡學習,學生們要把他們的生物醫學課程讀完,然後最後兩年要繼續去到北京,將中醫學的課程讀完。」

生物醫學的課程很廣泛,包括有細胞學、生物學、基因學及免疫學,中醫學的課程在北京完成後,返到新加坡,仍會跟中醫教授實習上課。

張曄如同學說:「因為現在的中醫跟着時代前進,也在現代化,所以這個課程,讓我們看見中醫和西醫如何相互結合,然後更有效地治療病症,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我希望成為一個比較現代的中醫師,通過公共教育來讓大家更了解中醫,一起提倡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