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智庫「政賢力量」昨日發布的「民間施政報告」中,向政府提出共226項政策倡議。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濬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月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民間智庫「政賢力量」在昨日發布的「民間施政報告2022/2023」報告中提出13個政策範疇,共226項政策倡議,其中建議對所有問責官員制訂「績效評核指標」,重設「心戰室」和建立「政府發言人」制度,並與智庫、政團等共同籌辦未來政治人才培訓課程。至於在房屋及土地方面,報告建議設立房屋階梯,檢討長遠房屋策略,計算未置業市民的房屋階梯需求,從而提供相應房屋。

「政賢力量」主席蘇祉祺表示,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中明確要求特區政府「要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而市民亦對特首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翹首以盼。因此,特區政府須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解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才能給市民帶來新希望。他表示,過去7年,「政賢力量」共提交了7份「民間施政報告」,今次邀請了87名社會賢達、專業人士、青年才俊及學生,共同撰寫,並於較早前已提交予行政長官。

「政賢力量」總幹事姚子逸及研究助理何子煜介紹該份報告時表示,報告就良政善治及政府效能、青年發展及地區行政、人力資源及社會福利、粵港澳大灣區及「北部都會區」、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金融發展、創新科技及工業、房屋及土地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交通運輸及物流發展、稅務政策及財政預算、教育政策及醫療政策及醫療產業,共13個政策範疇,提出了226項政策倡議。

「政賢力量」報告部分建議

倡重設「心戰室」「發言人」制度

在提高管治水平方面,報告建議修改《公務員守則》,理順問責官員與公務員團隊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為所有問責官員制訂「績效評核指標」,真正體現問責精神;並重設「心戰室」和建立「政府發言人」制度,提升政府的傳訊及公關能力;並與智庫、政團等共同籌辦未來政治人才培訓課程,孕育更多年輕的政治人才,加入未來的管治團隊;同時制定人才舉薦及自薦機制,將人才任用制度化、標準化,做到人盡其才;建立智慧型政府;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建立新型行政立法關係,提升議會的議事效率及政府的行政效率。

冀推芯片產業發展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方面,報告建議:推動芯片產業發展;加強大灣區在知識產權聯合保護、人才培育、知識產權數字化等領域的合作;成立大灣區商貿便利服務平台,便利香港企業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提升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角色與功能。

此外,報告還建議深度開拓應急管理、醫療、安老、旅遊等各方面合作,優化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草擬《「北部都會區」發展條例》,成立專責機構加快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編制《「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制定推動「北部都會區」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部署及完善各區域發展方向,並精確引流社會資源等。

起草委員會政策範疇召集人洪為民表示,應善用大灣區各省市的優勢,取長補短,而香港更可以利用「一國兩制」之利,做好國家與國際的聯繫人角色。而香港本身也具備不少的優勢,大學科研技術水平甚高,現時就是要如何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化,提高香港的經濟力量。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