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作為一個外向型細小開放經濟體,香港需要盡快通關,與海外接軌,現行「3 + 4」的入境檢疫要求,需要放寬至更進取的方案,例如「0 + 0」,否則只會繼續落後於國際形勢,將香港多年來累積不易的優勢,拱手奉送予區內其他競爭對手,兼且難以挽回疲態畢露的本地經濟。

國際盛事移師 響警號

近日有不少本地的大型國際盛事決定取消或移師至其他地區舉行,其實已經令香港的經濟響起警號。同時,大多數海外國家或地區雖然仍然出現新冠疫情,但已陸續放寬或撤銷入境限制,畢竟不少專家均認為病毒永遠不會消失,而社會也需要繼續前行,適應新常態。香港方面,在各方努力及新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感染新冠疫情後出現重症和死亡率持續下降。即使經過中秋佳節,並沒有出現爆發或感染群組。有見及此,香港「寧緊勿鬆」的防疫取態已站不住腳,甚至矯枉過正,對社會造成很大困擾。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是整個經濟賴以運作的重要定位。然而,兩年多的疫情,令香港無法與國家正常聯繫,對外交往亦陷於停頓。過去車水馬龍的香港國際機場,是區內重要的運輸樞紐,如今水盡鵝飛。每年舉辦不同的國際展覽及論壇,每次出席的人數成千上萬,今日卻只是數以百計。訪客旅客更不在話下,令旅遊業、餐飲業及酒店業等叫苦連天。種種跡象顯示,香港忽略了國家賦予的「一國兩制」優勢。

日前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表示,留意到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多次強調香港和世界聯通與內地通關並不矛盾,認為調整防控措施是無可厚非。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時因勢調整和優化,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認為特區政府做了這些調整是無可厚非,也不需要去過度的解讀。

本地消費撐不起經濟

死守孤島、單靠本地消費市場實在難以維持經濟增長。雖然勞工市場已有所改善,但加息等因素影響財富效應,令市民消費謹慎,即使有消費券的支持,其提振作用已開始減弱。為此,香港需要考慮優化現時抗疫政策。

首先,雖然政策透明度非常重要,但是否需要每日公布死亡數字,實在有斟酌空間,例如數字小於某個水平,便可以不作公布,因為並非焦點所在。

此外,入境方面,現時要在海外進行核酸檢測十分困難及昂貴,因此可以取消有關要求,但到達香港後一定要進行,以達「外防輸入」的效果。

我們不能對新冠疫情掉以輕心,但在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特效藥面世、死亡率維持低水平及醫療系統能夠負荷的情況下,是時候讓香港再次高飛,與國際重新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