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和全球各地的2,000多名賓客,在西敏寺向英女王作最後致敬。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這一天,英國都停下來了。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昨日於倫敦西敏寺舉行,在悠揚哀樂聲中,來自英國和全球各地的2,000多名賓客,向英女王作最後致敬。靈柩在國葬儀式後移送溫莎堡,大批民眾沿着40公里長的路線目送這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溫莎堡聖喬治教堂的短暫告別儀式和家族葬禮後,英女王長眠於父母、妹妹及最愛的王夫菲臘親王身旁,標誌着英國長達70年的伊利沙伯時代正式落下帷幕。

大批民眾昨日大清早就去到西敏寺及移靈路線沿途等候,希望親身送別英女王。在最後一名公眾於早上6時30分完成瞻仰靈柩後,西敏宮隨即關閉為國葬做準備。到早上10時44分,覆蓋皇家旗及帝國皇冠的靈柩被放上國葬專用的皇家海軍炮架車,由142名海軍士兵牽引前往西敏寺,英王查爾斯三世、王儲威廉等一眾王室成員從後隨行。前一晚默哀儀式時故障的大笨鐘這天運作正常,以每分鐘一次的頻率敲響96次,象徵英女王終年96歲。

◆王室發布此前從未公開的女王照片。 (法新社)

喬治夏洛特現身 送別太嫲

移靈隊伍抵達西敏寺後,靈柩在多國元首政要等貴賓和王室成員起立見證下,經西門進入並安放在教堂正中央。查爾斯與王后卡米拉、安妮公主伉儷、安德魯王子及愛德華王子伉儷坐在最接近靈柩右側的第一排,威廉伉儷與兒子喬治王子及女兒夏洛特公主則坐在旁邊一排,至於已經不是全職王室成員的哈里王子伉儷,則只能與堂妹比雅絲公主等坐在查爾斯後面的第二排。

◆ 喬治收起笑容。(法新社)

威廉伉儷是在最後一刻,才決定讓喬治及夏洛特出席國葬,4歲的弟弟路易則因太年幼沒有出席,夏洛特身穿與母親凱特一樣的喪服,亦是她首次戴帽出席公眾場合,兩人在西敏寺內表情肅穆,一下子成熟了許多。據報凱特接待致哀賓客時,透露9歲的喬治知道發生什麼事,也知道女王對國家有多重要,不過7歲的夏洛特和路易則還不太明白。

查爾斯泛淚光 全國默哀兩分鐘

國葬儀式於11時正(香港時間昨晚6時)開始,先由西敏寺座堂主任牧師霍伊爾致詞,再由英聯邦秘書長斯科特蘭及英國首相特拉斯分別朗讀聖經,在合唱英女王大婚時奏過的聖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後,由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講道並主持「託付禮」。韋爾比讚揚英女王對英國和英聯邦的責任和服務,「能以愛心服事的人在各行各業都很少見。能以愛心服事的領導者更是罕見。」

◆英王查爾斯三世神情哀傷。(美聯社)

儀式期間一直注視着靈柩的查爾斯一度眼泛淚光。由於西敏寺外人潮眾多,當局呼籲公眾轉到海德公園等直播場地,一些無法觀看直播的民眾則打開收音機,專心收聽國葬過程。儀式最後,現場奏起軍樂輓歌《最後崗位》(The Last Post),緊接着全國默哀兩分鐘,從倫敦的海德公園、希思羅機場,到曼徹斯特主教座堂,再到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公園,以至貝爾法斯特的市政廳,英國各地民眾這刻都放下手邊工作、停下腳步,向女王送出最後的哀思。

默哀過後,西敏寺內眾人齊唱英國國歌《天佑吾王》,英女王御用吹笛者隨後吹起哀樂《Sleep, dearie, sleep》,國葬儀式在正午結束。在包括喬治及夏洛特等王室成員列隊護送下,女王靈柩由士兵緩緩抬離教堂,載上炮架車展開前往溫莎堡的最後一程。

與王夫菲臘長埋禮拜堂

移靈隊伍之後行經英國政府所在的白廳,再沿林蔭大道經白金漢宮前往惠靈頓拱門,查爾斯與威廉等人全程跟隨,大批民眾沿途告別並向車隊投送花束,海德公園禮炮與大笨鐘亦再次以每分鐘一次的炮聲鐘聲向女王致敬。靈柩抵達惠靈頓拱門後改放上靈車,駛往英國王室最古老的宮殿溫莎堡。

到下午4時,告別儀式在溫莎堡內的聖喬治教堂舉行,與國葬不同,告別儀式只有800多名賓客出席,包括英聯邦國家政要及女王生前侍從。靈柩在儀式後象徵式地下葬教堂地下皇家墓室,至此與英女王國葬相關的所有公開儀式結束。待所有賓客離去後,王室成員在晚上7時(香港時間今日凌晨2時)再舉行私人葬禮,英女王靈柩與菲臘親王靈柩從皇家墓室起出,移送到教堂一側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長埋於黑色大理石墓碑之下。

◆ 女王靈車前往溫莎堡。(法新社)

中方:台灣當局利用弔唁 搞政治炒作令人不齒

針對「台灣駐英代表」受邀在英國女王弔唁簿上簽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台灣民進黨當局利用弔唁活動搞政治炒作、做政治文章,令人不齒。這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台灣當局的政治圖謀不可能得逞。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