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台全國首個區級支持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的政策,被形容為「迄今力度最大」的支持港澳青年雙創政策。本港雖然在吸引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一流科創企業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政府對小微初創企業的支持明顯不足,社會整體創新創業氣氛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相比明顯不濃。大灣區內地城市競相出台吸引本港青年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本港也要對標內地和新加坡等國際城市的政策,急起直追,推出力度足夠且具香港特色的支持政策,為本港青年投身科創、文創等產業創造更大空間和吸引力,實現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競爭共贏發展。

大灣區內地城市鼓勵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陸續有來,扶持力度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今年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前夕,前海管理局推出多項優惠扶持港青,包括「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400套人才住房計劃」等,便利港人在前海創業就業;南沙區已全面實施「港人港稅」,為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到南沙工作拆牆鬆綁;如今廣州開發區的新政策,扶持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的力度更大,當地政府負責人表示,本次新政最大的特點是從以前的注重港澳項目調整升級至全面吸引港澳青年到區內發展,不僅扶持力度升級,扶持範圍不單是項目本身,還包括人才引進、住房、生活保障、青年組織等各方面,包括單個港澳團隊項目落戶該區獎勵最高200萬元人民幣,且3年每年可獲得最高100萬貼息貸款補貼,給予入駐港澳青創孵化項目租金補貼,還將搭建專業運營管理和服務團隊,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一條龍」服務。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優惠政策源源不斷推出,創新創業方興未艾。

近年本港亦高度重視創科發展,過去5年特區政府投放了超過1,500億元推動創科發展,培育出十多間具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企業,大多以高端製造、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為主。本港作為彈丸之地,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不過,有專家指出,本港現有的科創平台絕大部分停留在大學層面,科研成果的轉化率有待提高,而且科研投入仍以政府投資為主,本港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打破束縛,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也更有助於吸引更多人才。

事實上,創科發展應建立金字塔式的發展模式,只有創新創業的氣氛越濃厚,勇於突破求新、靈活求變、科技和文化創新含量高的中小企越多,創科發展的基礎就穩固,越能培育出創科巨企,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創造更多優質的創業就業機會。這樣的良性創科發展模式,在內地和新加坡、美國等已經過實踐證明是成功的。因此,本港既要培育高端的創新企業、吸引一流人才,也要為有創意的初創中小企提供良好環境,讓中小企也有從資金到專業協助的實質支持,能充分利用各種創業孵化器及政策,順利起步,不斷茁壯成長。

以創新驅動發展已成世界發展大勢所趨,大灣區內地城市大力鼓勵創業就業,既為本港青年提供機遇,也是促進本港加快創新的動力。本港租金、人力等營商成本相對較高,對匱乏資金的初創企業構成壓力。特區政府應借鏡大灣區內地城市鼓勵雙創的政策,在辦公場所、生活配套、稅務等方面提供軟硬件支援,適當調低啟動資金的申請門檻,充分運用本港國際金融經貿中心、國際網絡廣泛的優勢,結合大灣區完善的製造業和供應鏈、活躍的銷售市場,將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充分利用,在發展壯大初創的同時,吸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