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徐致靖前來向李鴻章問計,應該離光緒皇帝及維新黨人近一點,還是遠一點?

徐致靖時任禮部侍郎。在此之前,經他舉薦,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黨人得以接近光緒皇帝,君臣之間正處「蜜月期」,康梁凡有所奏,光緒必有所准。此番口稱問計,言語也極盡謙恭,但徐的本意,不排除有在「年家父」面前顯擺顯擺的意味。

李鴻章心如明鏡,但不戳破窗戶紙。他當時正和屬僚品茗石榴花茶,於是少有地接過剛剛燒好還在翻滾的水壺,迅疾地往冷在桌上半天的玻璃杯沖水,驟冷驟熱一激,玻璃杯頓作碎片。徐致靖不解,再問,李鴻章卻答非所問,說「你小時候耳朵有毛病,好了沒有?」之後再無一句話給徐。

徐本悶悶不樂而去,後經李鴻章屬僚點撥,才知所謂「維新」來得太猛,定會像玻璃杯一樣碎裂。於是口稱耳背,光緒及維新黨人覺得跟他講話費勁,不再召他議事,徐才得以遠離禍端。

肖仁福揭秘,徐致靖是李鴻章「年家子」不假,小時候耳朵有毛病,長成後時時以晚輩身份向李鴻章請教也是事實,但此番問計,則純屬虛構。讀來讓人過目不忘,不外乎在尊重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虛構。

書好讀的秘訣就是會講故事。肖仁福坦言,這樣的寫法,直接的影響是《三國演義》。青梅煮酒、三顧茅廬、七擒孟獲、空城計等等故事,在史書《三國誌》和其它典籍裏均無蹤影,但為什麼大家都願意相信,原因就在於這樣的虛構其實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和人性的邏輯。就是在這樣的故事中,肖仁福通過一個李鴻章,書寫了半部中國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