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最近,芬蘭西部一個叫坎貝爾鎮的小角落裏傳出一則消息。這裏有一家小發電廠,成功研發並安裝了全球首款「沙子電池」——在「能源短缺」的時代,這個消息不能不說確實有點優秀。

據該發電廠某負責人說:「它真的很簡單……」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個設備的主要結構就是在一個筒倉裏裝上約100噸建築用沙,然後充入來自太陽能或風能的低成本熱量。這些沙子是儲存熱量的有效介質,而且在長期儲存過程中的損耗很小。聰明的當地研發者用低成本電力通過電阻加熱使沙子溫度達到了500攝氏度,之後就會產生熱空氣;熱空氣通過熱交換器在沙子中循環,就會形成「沙子電池」,且能有效保持沙子熱量長達數月。

僅就這一點而言,它比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等新的再生能源更可取。因為在沒有陽光、沒有風的時候,這些新能源自然是不能保證電燈不熄滅,但沙子電池則能——無論有無陽光或風,它都能照常工作。另外當能源價格上漲時,它也依然如舊釋放熱空氣。這些炙熱的氣體可以燒熱水,然後被運輸到住宅、辦公室甚至暖水泳池裏去。這對於芬蘭、尤其是冬天的芬蘭來說,是多麼幸福而重要。

但是,目前看來,「沙子電池」仍有諸多技術需要突破,只有再上層樓才能起到真正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最首當其衝的一個,除了供暖,沙子怎樣供電?最新消息是,包括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所在內的一些機構已積極將沙子列為大有希望的綠色能源之一,甚至因其「熱量儲存更長時間」的主要特性,視其為全球工業面對的一個巨大機遇。

然而,硬幣總有兩面。「沙子電池」雖讓人歡喜,但有個問題:沙子電池的最主要原料——建築用沙——正陷入危機。

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全球建築用沙年需求量將從2020年的32億噸飆升至2060年的46億噸,而且「這正在造成嚴重的環境和社會後果」。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最近報道說:「我們要沒沙子用了。」據相關研究人員稱,人類對沙子的需求可能在40年內飆升約45%。而由於製造混凝土、玻璃和其他重要建築材料的建築用沙的需求不斷增長,現在已出現大量「沙海盜」——最嚴重的印尼,數十座島嶼已經因無節制的採沙而慢慢消失。

亦喜亦憂,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面臨的生存環境愈來愈複雜,只有均衡地保護與發展,才是真正的聰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