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平教授(右)在《一帶一路醫藥行》接受麥景榕訪問。 作者供圖

陳復生

香港回歸祖國後翌年——1998年,為推動中醫藥,母校香港浸會大學開辦了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雙學位課程,培訓專業的中醫藥人才。浸大是香港第一所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開辦中醫和中藥本科課程的大學,經過20多年的努力,現在的中醫藥學院已經培育了近2,000名畢業生,約有萬多人次修讀了學院開辦的文憑、證書等課程。

浸大中醫藥學院還擁有香港高等院校中最大規模的中醫診所網絡,有多間中醫藥診所和與非牟利機構合辦的診所。診所內都是由中醫專家提供優質的中醫專科醫療服務。病人看完中醫後,可以到中藥房執藥,中藥房提供傳統草藥及中藥顆粒劑,如病人沒有空,會提供代煎藥服務,非常方便。

年初新冠疫情嚴峻期間,浸大中醫藥學院更率先發起全港義診服務,充分發揮「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的精神,同時讓廣大市民對中醫藥有了更深的認識和廣泛應用。

現任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的呂愛平教授,長期從事中醫證候分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基礎和新藥研發工作。曾獲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獎」和「中國標準突出貢獻獎」等。感謝他百忙中仍抽空擔任我們攝製《一帶一路醫藥行》電視特輯的顧問,他在接受嘉賓主持麥景榕訪問時說︰「浸大中醫藥學院是我們現在規模比較大的在香港一個中醫藥學院。我們有中醫課程,還有中藥課程。現在來說,我們學生規模不大,但是我覺得我們實際更偏向精英的教育、更創新的研究。我相信未來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要瞄準的就是中醫藥的國際化、中醫藥的標準化和中西醫結合的一些科學研究、教育和實踐。」

中醫的特點是,它所依賴的理論技術,我們說的叫「整體觀念」。它關係人和自然的一致,強調所謂「以平為期」、「以和為貴」。所以它跟中國的文化哲學是相通的,它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陰陽平衡、氣血平衡,所以它的理論基礎和西醫是完全不一樣的。

今年,呂教授更獲歐洲科學院選為2022年度外籍院士,他希望藉着院士這個身份,在國際上更多呼籲重視中醫藥研究。中醫單純靠傳承是很難向前發展的,必須有更多的創新。未來中西醫結合、中醫現代化研究將是中醫藥發展的重點。這將有助於中醫藥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

其實,醫學研究,不管是中醫抑或西醫,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當下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