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評人吳嵩(左)見證着香港賽馬事業的發展。 作者供圖

車淑梅

香港馬主協會前會長、著名馬評人吳嵩也是見報率最高的馬評人,他在1997年從澳洲回流香港,也由專業會計師變成專業馬評人,對每匹馬的血統都記得清清楚楚,「原因好簡單,正因為我愛馬,賽馬給我的感覺是那種萬馬奔騰的速度感,未開跑前三腳跳的階段已有春風送爽的感覺,牠們絕大部分都憑鬥心全力以赴,並非所有動物都可以做到!」

「自1997年加入香港馬圈,我與港台、商台、賽馬會、無綫、亞視、有線等都合作過,如無意外,在跑馬節目方面,我是唯一的一人。其實賽馬只談技術好悶,所以我好佩服前輩董驃(驃叔),雖然大家未合拍過,但他運用演戲、粵劇的語調融會貫通地加入評馬節目,當然驃叔是紅褲子出身,很多賽馬的詞彙他都可以帶出來,我相信在圈中很難找到一位可以達到他的層次!我亦不會跟他的路線。其實20多年前,有好多朋友不斷邀請我上電視、拍電影,但我想不講馬去演戲,會荒廢了我在馬圈所學到的,(但驃叔可以做到?)他超班!我未夠功力!」

那麼外邊盛傳2006年驃叔逝世吳嵩在電視台開香檳一事,真有其事嗎?「沒有!絕對沒有這件事!講的人有惡意,老實說在同一個圈子爭同一個位,有啲人講到繪影繪聲,講得好誇張、好過分!坦白講電視台何來有香檳?我又怎會買一支香檳?我相信那是惡搞!雖然我們倆的路線不同,但驃叔在馬圈的成就,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句說話是我說的!」

實在,吳嵩一直見證着香港賽馬事業的發展,特別在2008年奧運馬術方面幫忙出謀獻策,結果奧運馬術的成功,引申到內地從化成為香港的養馬基地,「沙田馬房在1978年、1979年做好,當年預計容納1,000匹馬,怎料現時季內也有1,300匹,地方不敷應用……事情真巧合,2010年亞運馬術在從化舉行,香港馬會盡力協助,結果同樣得到了最佳貢獻獎,之後更獲得了發展當地的使用權。當時我在馬主協會的理事會見證了基建、馬房、檢疫設施等等的進展。結果『從化訓練場』的門牌也改成了『從化馬場』,2021年各方也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計劃在未來3、4年在從化舉行賽事,一季有機會跑4至8場,現在也正在興建可容納2萬人的看台。」

星期六,今季賽馬煞科日,吳嵩提議大家有機會到海外參觀賽事,也請年輕一輩留意香港賽馬對整個香港社會的貢獻,例如大館、故宮等的慈善捐獻項目,還有對不同的大專院校、NGO的協助等等。(其實馬會做得這樣好,可有值得政府借鑒的地方?)有,賽馬是共融的,場內所有政見不同的人士都嘻嘻哈哈,原因好簡單,因為賽馬令人放下成見,不一定要正面衝突可以有商有量!還有,一場14匹馬出賽,只有一匹勝出,13匹會輸,我們就是要學懂面對失敗,並且研究怎可以在輸之中保留部分?甚至反敗為勝?

吳嵩正正道出了人生的精明策略,並不一定要買獨贏,其實身邊還有很多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