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鍾怡、林良堅)數碼帶動「工業4.0」,發揮「香港智造」新優勢!科技園公司將3個分別位於元朗、大埔、將軍澳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當中將軍澳創新園的先進製造業中心(簡稱AMC)上月開幕,展開香港再工業化的一個新里程。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香港沒有工業,會限制創科產業的發展。他分析本港的新工業優勢,較具潛力的三大行業是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而先進製造業中心的主要產業,正是包括醫療設備和生物醫療儀器,為健康科技行業的再工業化提供很好的條件。」

位於將軍澳創新園的先進製造業中心(AMC)提供共享倉庫與物流服務,設有全自動機械設備處理工作。

政府近年大力推廣再工業化產業,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近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期望再工業化能為香港的經濟增添新的增長動力,創造更加多的優質就業機會。

位於將軍澳創新園的AMC於上月22日開幕,號稱設有全亞洲首個融合自動化的智慧物流及生產設備,是具規模的數碼化高端廠房,目前有逾10間公司正洽談、或即將進駐該中心,可望成為醫療設備、生物醫療儀器、智能電子裝置等先進製造業的製造基地。

三大潛力行業:食品 健康 綠色科技

為進一步探究本港再工業化的優勢行業,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去年訪問了超過200家總部設於香港的製造業公司,最終鎖定較具潛力的三大再工業化行業,包括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其中,健康科技方面,香港不但具備世界級醫療團隊和基礎研發,更可利用中、西醫藥的獨特性,發展藥品及生命科技。

鄧希煒表示,目前五間頂尖大學有很多生物科技、醫學、西藥方面的研究,但卻沒有商業化,忽略了香港在健康科技方面的優勢。「創新園」基地是一個很好的樞紐,給本港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製造產品的機會。在工業中心的帶動下,這些企業能補充製造的缺口,完善本港上中下游的生態鏈,亦能促進經濟多元化。

鄧希煒續表示,廢物處理向來是香港的迫切問題。發展綠色科技不僅可以改善環境,還可增加就業多樣性。港大研究團隊發現,超過六成綠色企業在港設立生產線所需空間超過1萬平方呎,反映回收業未有利用先進技術。若能善用科技,即可有效降低用地及生產成本。

至於食品科技方面,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亦於日前透露,政府現已邀請科技園構思發展「AMC 2.0」,相信會循食品製造方向研究,期望繼續提供高效廠房、無塵車間及自動化技術配套,便利更多行業投入創新製造。

未來工業發展:是潮流也是科研競爭

事實上,香港再工業化亦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國際化等優勢。立法會議員孫東對大公報記者表示,香港院校的研發人員擁有豐富的國際科研合作經驗,是國家創新體系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基礎上進行的工業發展將是一種新潮流,而世界未來的工業競爭,亦是科研的競爭。」

其次,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由港的地位、便捷的多模式聯運網絡,一直是亞洲區內的物流樞紐,擁有國際化的營商優勢,在國際貿易中佔重要地位。第三,香港背靠祖國,擁有廣闊的內地市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使得香港更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擁有源源不斷的發展機遇。

「香港製造」暢銷全球——由膠桶到原子粒收音機

(記者 賴振雄)「香港製造」品牌何其多,要數最家傳戶曉的,有紅A塑膠用品和原子粒收音機。

「紅A」是香港名牌之一,星光實業在1949年創立的一系列膠質產品,早年主要銷售家庭用品,最馳名可算是紅A膠桶,非常耐用,當年香港多次制水,膠桶是必備用品。現時該公司的產品擴闊至廚房用品、餐飲業用品、文具、工業容器、配件及藥用器皿等共600多款,「紅A」品牌字樣也是少數仍然維持香港製造的牌子。

「紅A」的塑膠用品,是以往不少香港家庭必備的工具。

另一項暢銷全球的「香港製造」是原子粒收音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科學家發明可以應用到收音機上的電晶體,又名原子粒,令收音機的體積變小,從而令收音機更便於隨身攜帶。

那些年的高科技產品

早在1959年,就有外國廠商在港設廠組裝收音機,後來多間美資公司先後來港設廠,經過多年發展,香港的電子工廠數目由1960年的4間增長到1970年的230間,再暴增到1980年的1316間。上世紀70至80年代,香港更成為原子粒收音機,甚至電子業的製造中心。

「香港製造」一直與「品質保證」畫上等號,其他著名產品包括出口的電子手錶、玩具、成衣,也曾暢銷全世界。當中多種產品,更是劃時代的高端科技產品。

李家超:無創科就無未來

(記者 賴振雄)候任特首李家超早前的政綱強調,「無創科,無未來」,香港要發展成創科中心,並在新政府的架構重組方案中宣布將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李家超表示,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包括發展香港為國際創科中心,以「北部都會區」為新的發展引擎,把握法治優勢及多元自由發展。他指出,全球發展均以創科為重,香港在這方面「唔會等、唔等得」,承諾會拓展政府創科政策,提升整體科研生態圈,吸引內地及國際大型企業在港設立研發及高端生產基地,鼓勵科研轉化成果,推動「再工業化」進程,同時把握大灣區發展,推動與周邊城市產業鏈互補和結合。

制定政策 吸引國際投資

立法會發展智慧城市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認為,香港發展創科,必須「有人才、有土地、有資金、有政策」。人才要從小培育,學校提早加入相關課程,甚至升讀大學時,將相關科目納為升學考慮之一,同時要更加積極、提供更大誘因,吸納世界各地精英人才。土地方面,將除「創新園」等先進製造業中心,長遠要在「北部都會區」尋求更多土地,發展更多工業中心。

至於資金和政策兩方面,可以相輔相成,政府成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推動發展創科,要搞活行業必須有良好政策,吸納世界各地企業來港投資,香港背靠祖國,由大灣區到更加龐大的內地市場,絕對是商機無限。

港式「工業1.0」至「4.0」

「工業1.0」到「工業4.0」,是指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全球而言,由18世紀至19世紀60年代,工業由1.0進化至3.0,經歷蒸汽機時代、電氣化年代,以及自動化時代。2013年德國推行高科技計劃,投資高達兩億歐元,提升製造業電腦化、智慧化,國際間廣泛認定此為「工業4.0」起點,象徵第四次工業革命。

香港的「工業1.0」至「工業4.0」情況略有不同。香港「工業1.0」,始於上世紀50年代前的手工勞動模式,產能帶動香港經濟的極速發展;「工業2.0」展現於上世紀70年代,採用電力驅動產品大規模生產,造就「香港製造」美譽。「工業3.0」則於上世紀80年代實踐,生產邁進自動化規模,配合電子及信息技術,快速回應國際在質量數量千變萬化的需要。

近年提出的香港「工業4.0」,以「智慧製造」為重點,在製造模式中整合機器學習、人工智能(AI)、物聯網和數據分析等技術,建立「智慧工廠」。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