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 立法會議員

最近有消息指,當局計劃封鎖Telegram即時通訊軟件,以打擊日益嚴重的網絡欺凌現象。消息自傳出後,除了有個別人士將當局舉措抹黑為「打壓言論自由」外,Telegram平台更在一日內湧現過千條的「起底」信息,儼然向官方作出挑釁。

筆者絕對支持特區政府封鎖Telegram,希望當局不要只停留在研究階段,而要以具體的方式作出有效的管制。事實上,有關即時通訊軟件的問題確實是罄竹難書。除了筆者之外,不少高官、知名人士,甚至前線的執法人員均深受其害。過去更有案例,有入境處的文書助理利用職務之便,將官員、法官、警員及其家屬等215人的個人資料放在有關的軟件群組之中,當中更不乏一些敏感的隱私,例如身份證號碼、居住地址、手提電話號碼等。這導致了他們被人瘋狂滋擾,地址被人「代叫外賣」,甚至擔心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被利用作不法用途。除了「起底」外,有關的軟件更被揭發有煽動刺警仇警、教授自製汽油彈等不法行為。

由於有關的軟件在創立之初,已經被標榜為高私隱度,隱匿性較同類型軟件為高,故深受海外極端分子、反政府人士的喜愛。自軟件傳入香港後,黑暴分子便利用其作為組織活動的平台。縱使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近月多番要求Telegram刪除「起底」信息,可是未獲積極回應,相關的行為一直被縱容。

由於Telegram在香港沒有辦事處,而且平台的伺服器更遠在海外,以致特區政府難以直接規管有關的公司及其負責人。直接地說,就是超出了執法範圍。雖然,這迴避了當局的執法,不過當局仍必須清楚向社會表達,誰才是香港的主人,不能讓境外的公司和別有用心人士在香港予取予求,如入無人之境。網絡公司不能依仗其海外身份,縱容違法行為。

當局可以從本地互聯網供應商着手,限制用戶連接有關的程式,達到封殺的目標。現時用戶必須透過本地互聯網供應商的系統連接海外,而本地互聯網供應商的牌照及行為,又受到特區政府的監管。因此,縱使港府不能直接規管Telegram母公司,也可以透過規管本地互聯網供應商,間接達到規管的目標。

對於言論自由,社會固然無比尊重,但當有關的言論損害了他人的利益,甚至是鼓動他人從事不法行為的時候,相信沒有哪一個地方可以容許存在。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是美國政府面對同一個問題,反應也應該與特區政府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