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首先從曲牌體走上了曲牌聯套體聲腔的道路,在中國戲曲初、中級階段形成的元雜劇走的是這條道路。全盛的時期是昆曲,將曲牌聯套體聲腔發展到無所不備的頂峰。

中國戲曲走的第二條道路是板腔體聲腔。對於板腔體的源起和何時在戲曲中運用,至今仍未有定論。

在孟繁樹著作的《中國板式變化體戲曲研究》裏,「詩讚系說唱對板式變化體戲曲形成的影響」一章提出,「從現有材料分析,梆子腔是最早以板式變化體方式出現的戲曲形式之一。在梆子腔這一聲腔系統中,秦腔的歷史最為古老,學術界一般認為它是流播於南北的各種梆子腔的鼻祖。若以秦腔是最早用板腔體音樂呈現的戲曲劇種,那麼板腔體音樂應當是明中葉時,開始使用於戲曲之中。」秦腔最早可上溯至春秋年代的西奏,可見其藝術源遠流長。相傳唐玄宗李隆基設立的梨園,既演唱宮廷樂曲,也演唱民間歌曲。樂師李龜年原是陝西民間藝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這大概是最早的秦腔樂曲。其後秦腔受到宋詞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上日臻完善。到了明朝嘉靖年間,甘肅、陝西一帶的秦腔逐漸演變成為梆子戲。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板式變化體的歷史淵源」中列述了另一種說法。它說板腔體是運用民間音樂的各種變奏方法,發展形成多種形式的曲調,並可追溯至「唐宋大曲」的變奏曲式。唐代有燕樂大曲,盛於十部伎中,是大型歌舞曲,為各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傳入後,汲取清樂後所形成的大曲。宋代大曲有詞有舞,且有故事的歌舞百戲,遂為雜劇之先河。

繆天瑞主編《音樂百科詞典》「板式變化體」條目有第3種說法:「它的形成年代雖遠較曲牌聯套為晚,卻以其通俗易解、易於掌握而為近代興起的戲曲劇種普遍採用。這種曲式的形成,源於民間音樂的變奏方法。」昆曲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昆山縣,說板腔體形成年代雖遠較曲牌聯套為晚,則應是明中葉以後的事。施德玉在《曲牌體與板腔體初探——論其名義、體製與異同》認為板腔體形成年代遠較曲牌體為晚的說話不合理,他說:「因為板腔體既是源於民間音樂的變奏方法,此曲體應很早即已成形,只是運用於戲曲中的時間比較晚而已。」

究竟板腔體源起於西秦、唐代或明代,相信仍需學者努力研究。但它自明中葉開始,被廣範的運用,尤其是梆子腔系列的劇種,如秦腔、山西梆子、山東梆子、河南梆子等。更在皮簧腔系列劇種中發展得淋漓盡致,如京劇、漢劇等,這段戲曲發展的歷史就少見爭議。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