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不像機械人在吃飯? 作者供圖

連盈慧

電飯煲可說是日本科研最大貢獻,使用這日本貨前,我們上一輩,戰時吃飯也成問題,受難過的同胞可真是百感交集。現在日本又因全球響應低鹽,擔心嗜鹹食家又嫌入口無味,明治大學某大教授發明了添增鹹味的電子筷子,據說使用這電子筷子,鹹度可以提升倍半,「低鹽豉油」最大的勁敵來了。

可是動用這筷子程序不簡單,首先必須手腕連接隨筷附送的迷你電腦一起使用,雖然電流微弱不致影響人體,但是非此不能調整鹹味濃淡,萬一中途無電,這頓飯菜還是吃得煞風景。

就算飯前充夠了電,手腕多了那麼一套類似進行手術儀器一樣的傢伙,同枱吃飯的人看着怕也不會有好胃口,這樣的新發明,算不算一如我們俗語說的「阿茂整餅」,可就見仁見智了。

筷子是小玩意,之前據說有種萬元電飯煲,還可煲出有味飯,往後聰明的日本人,說不定五味筷子九大簋飯煲也面世了,真能實現的話,元宇宙世界豈不給日本領先發揚光大?

其實真為健康着想,堪稱為日本「國味」的味噌,首先就知道它鹽分高到未必如他們吹捧的對健康有什麼好處,不如索性減低鹹度50%還實際點。不過也很難說,舌頭幾千個味蕾人人不同,有人吃鹽焗雞也蘸豉油,口味差異,既先天也是後天,後天也不外來自飲食習慣,比如下箸前未知肉味鹹淡,看到醬油就蘸,口味漸漸就重了。有個前輩說凡物皆有味,細心品嘗的話,白飯也會嚼出味道,過分依賴調味,自然一日無醬,什麼都吃不下嚥。有個朋友的太太就因為嗜辣成命,每頓菜總離不了大量指天椒,吃了多年,鹹甜酸味全失,味覺就只獨沽一味指天椒,可見幾千個味蕾也會因後天糟蹋而受損。

聽說口味7年一變,是否與年歲增長味蕾變化有關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