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有朋友每日傳來時人書寫的對聯,正宜用來在社交媒體上與網友略論對聯創作的入門。這些作品常有失律失對,堪作「反面教材」,希望原作者不介意。

有一聯很值得在此談談:

能揮五色生花筆

必是十年面壁人

出句(即上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合平起格)。

對句(即下句)的平仄是:仄仄仄平仄仄平(第三字應用平聲卻錯用仄聲)。

原來「十」字在普通話讀「第二聲」(即陽平聲),在中古漢語卻讀入聲(上去入三聲屬仄)。故此我們今天做格律詩詞不可以照搬現代漢語的平仄。

為什麼古人開口說「三千」、閉口說「三千」?

原來常用數目字在中古漢語只有三和千是平聲,其餘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十千萬億兆等等,都是仄聲。讀者或會問「零」不也是平聲嗎?「零」字的本義是細雨,後來引伸為「凋零」、「零落」等義。作為「Zero」解的數學概念,是八世紀才由印度傳入。詩詞對聯是「古典文學」,以現代漢語的字詞入詩,還得要謹慎些。

現時北方方言(包括普通話、東北話、四川話等等)有所謂「入派三聲」的變化,即是中古漢語的入聲字都讀成平、上或去,而不再有入聲字。入聲轉為上去二聲仍是仄聲,轉為平聲就平仄混亂了。如上例的「十」字,在作對聯時就要當為仄聲字,雖則普通話讀作平聲。故此,粵籍、閩籍和客家籍的朋友學格律詩詞有優勢,因為他們的方言母語仍然保留入聲。如果未注意到這個規矩,就很容易不自覺中「失律」了。

第二個值得探討的,是這個「是」字。為幫助初學者更容易入門,對仗方面簡化為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目對數目等等。那麼「揮」對「是」可以嗎?

當代中國讀書人用現代漢語寫作時,常有錯用「歐化語法」的毛病。將「是」當為「動詞」,正正是「歐(英)化語法」。「我是個男孩」,顯然是「I am a boy」的中譯。這個「是」屬於英語的「Verb to be」,在英語文法是「動詞(Verb)」。不過,同樣這個「是」在漢語語法卻不是「動詞」而是「關係詞」。如白居易《琵琶行》的「自言本是京城女」、吳偉業《圓圓曲》的「前身合是採蓮人」,3個「是」都與「動作」、「行動」無關,在漢語不能當動詞。但是用法近似英語的「Verb to be」而生混淆。故此,個人認為原聯中的「是」,實在對不上「揮」。

「能」和「必」也說得太「死」。在不歪曲原作意趣的大前提底下,可改為:

偶揮五色生花筆

曾作多年面壁人

畢竟「十年」若改作「三年」似乎過分,唯有改為「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