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權(左)及邱國光表示,今次項目獲多位歷史學者和前線中史科教師通力合作,將百集《中國通史》剪輯成精華短片,有助增添香港初中中史課堂的學習質素與效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百集《中國通史》紀錄片面世。圖為「教師增益」部分的片段。 視頻截圖
◆百集《中國通史》紀錄片面世。圖為「重點課題」部分的片段。 視頻截圖

供中一下學期課堂率先使用 教界讚富趣味具權威性

為配合2020/21學年起施行的初中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將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監製的百集《中國通史》紀錄片,與國史教育中心合作剪輯為數百段可供課堂使用、學生自學及教師知識增益的短片,首批針對中一下學期課題共60段的短片昨日率先推出。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及行政總監邱國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強調,《中國通史》極具權威性亦富趣味。今次的項目,獲多位歷史學者和前線中史科教師通力合作,將其剪輯成精華短片,深信有助增添香港初中中史課堂的學習質素與效能,從而提升大家對國家的了解,以及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首批60段短片,涵蓋魏晉南北朝、隋朝及唐朝等共8個中一級下學期課題,短片已上載至教育局教育多媒體網頁,供師生及公眾查閱。何漢權分享道,該項目預計會把百集《中國通史》剪輯成約400段短片,其中約有200段影片與中一、二級中史課程緊扣,預計中一級下學期還會有數十段短片,目標在明年暑假前完成整個項目。

國史教育中心於2018年成立時,已構思將百集《中國通史》運用到課堂上,何漢權說,「(紀錄片)在2016年央視播放時,在內地、香港,以至華人社會的教界得到正面迴響,原因在於其精心製作,文化與文學水平俱高」,加上畫面生動活潑,很有趣味。

四方合作剪片 方便課堂使用

由於該節目的定位是面向公眾,內容平衡了學術與大眾化需要,但考慮到每集片長45分鐘,香港的初中中史一星期只有2節課,每節約40分鐘,故必須剪輯才方便課堂使用。何漢權透露,這想法得到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副院長黃平支持,經院方聯繫《中國通史》製作方、電影頻道節目中心授權使用及剪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支援及監督,四方聯合成就今次突破性合作。

國史教育中心今次主要負責剪片及教材工作,團隊超過30人,包括香港大學名譽院士丁新豹、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主任霍秉坤等歷史教育學者任項目顧問,還有10多位專業前線教師。他們從百集影片中揀選與課程有關內容並作分類,再由幾位從事歷史教育數十年的老師仔細處理剪片及製作教材。項目聘請專業多媒體製作公司剪片及專業配音員配音。

邱國光透露,為確保經剪接後的短片適合課堂使用,每段短片均嚴守精簡原則,長約三四分鐘,並分為「重點課題」、「自學課題」、「教師增益」。

「重點課題」緊扣初中中史

「重點課題」短片會緊扣初中中史課程主題,適合在課堂使用,「『自學課題』方面,舉例說三國、元朝等,它們於課程中涉獵較少,但不少內容同學們都感興趣,這類短片適合讓他們課外觀看。」

至於「教師增益」部分,邱國光舉例如宋明理學、思想史,「一些超出初中程度、比較抽象或艱深的題目,但對教師而言有參考作用」,有助老師們加深認識並理順歷史脈絡。

何漢權補充,《中國通史》製作嚴謹,老師毋須擔心教材會有違歷史,可放心在課堂上使用;小學課程設有中史元素,舉例如絲綢之路、張騫、兵馬俑等;高中公民科亦有涉及中史內容,各科教師均可按需要擷取適當短片使用。

邱國光則表示,今次項目旨在設立一個「資料庫」,短片用多用少,由前線教師按需要作出專業決定,他期望「同學看過短片後,假如對該課題有興趣,可自行搜尋原版觀看整集45分鐘影片,作為延伸學習,家長和普羅大眾亦可於網上收看所有短片內容,帶動社會認識中史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