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

劇場人常說每個劇本都有它的命運。落在優秀的導演或演員手中,便會在舞台上呈現耀目的光彩。倘若不幸明珠暗投,明明是好劇本也會被糟蹋,慘淡收場。

不過,即使再好的製作,如果生不逢時,也是會乏人問津。因此,除了人之外,時間也是影響作品能否賣座的重要因素。

電視劇《異搜店》便是一個例子。它的收視率平均22.3點,是自2021年以來1月份收視排第3名的劇集。

《異搜店》在1月播映,即是俗稱的「炮灰期」。一般來說,在這些時候播映的劇集都不是電視台特別重視的製作。同時,很多觀眾在兩個大節之間也很忙碌,未必有時間安坐家中收看電視劇。

單看演員陣容,《異搜店》不算吸引。它沒有「大卡士」,也沒有所謂「自攜流量」的演員。男女主角的演技仍有待琢磨,其他的則是慣演「綠葉」角色,不是那種會叫觀眾因為有他們參演而專誠收看的演員。

以劇種來說,由於有《金宵大廈》珠玉在前,這個定位為「時裝奇幻懸疑」的電視劇自然較為失色,難與該「神劇」匹敵。

可是,《異搜店》卻有不錯的收視。為什麼呢?因為它有它的運氣。當電視台安排它在1月播映時,誰會想到新冠疫情又再肆虐全港,香港又再次禁止晚間堂食?

於是,市民在晚上都乖乖地留在家中,其中一項娛樂便是看無綫劇集。

換句話說,《異搜店》佔了百年一遇的天時。

當然,將它的高收視只以天時來解釋是不公平的,因為它有其優點。

劇本是它最成功之處。

網上有些評論說擔心《異搜店》會「爛尾」,幸好它沒有令人失望。這點我是同意的。以《十八年後終極告白》為例,我一直用心追看。可是,當「第8個人」出現後,全劇立時塌了下來。到了《換命真相》,劇終竟然說那是一本小說的內容。

《異搜店》沒有爛尾,它的劇本非常完整。它有起承轉合,結局就是展現故事開始時要找出的真相。無綫很多關於紀律部隊或醫護人員的劇集的方程式是這樣的︰先來數個與主幹故事無太大關連的單元案例,讓主角去偵查或解決問題。最後,問題來到主角自身了,他或她要面對最大的考驗。

《異搜店》也有類似的安排。不過,它不是長劇,只有3個單元。這3個單元故事並不是偶然被主角碰上,而都是與主幹故事有關連的。全劇的最大目的是要找出「韋敬仁的死因」。這些單元的作用不是如其他紀律部隊劇集般展現主角的聰明能幹,而是逐些逐些將韋敬仁之死的蛛絲馬跡含蓄地浮現出來。編劇在細節上的鋪排尤見心思,例如在最後一刻才告訴觀眾那個被主角捧回家的花瓶原來正是藏着主角母親一直找不到的戒指;立堂記成也「春江錦鯉圖」,敗也「春江錦鯉圖」,一幅國畫貫穿了整個故事。

《異搜店》其實也可以叫做《誰殺死韋敬仁?》。開始時,大家都以為韋敬仁是死於自殺;中後段時,又以為他是被謀殺。到了最後一集,才知道原來他是在天台受威逼時被人無心誤推下樓。不到最後一集也不知道真相本來是觀眾追看劇集的基本要求。可是,現時很多「行貨」劇本早已放棄追看性這個重要元素了。

原來韋敬仁的死因不只一個,他身邊很多人都是促成他死亡的「兇手」。這劇有點警世作用,我們今天不自覺地種下的因,卻可能會結成別人或自己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