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有報道指,香港九成病人都依賴公立醫院醫治,但諷刺的是,九成醫生都在私立醫院和私家診所工作。公立醫院的工作是負重前行,其辛勞可想而知了,而私立醫院和私家診所的工作量和收入,都更為優厚,擇優而取也是正常不過的事。

電視台訪問了一位留在公立醫院的兒童眼科醫生,他對病人不離不棄,為基層孩子醫治眼疾的成功感高於一切;同時深感公立醫院中年醫生流失量較多,而新醫生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引領,已屆六十之齡的他,仍願意留在公立醫院擔當引領者的角色,能有這樣情操的醫生,令人肅然起敬。

對於一些高標準要求自己的人,在今天功利社會,是我們常人所不能明白的。

最近看了內地《功勛》一劇,取材「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其中「張富清」單元,真是觸動了靈魂。這是一個復員軍人的故事,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在槍林彈雨中衝鋒在前,立下赫赫戰功;在和平時期,他退役後到湖北省最窮的山區奉獻,一幹就是一輩子。從此,他將卓越功勛深埋心底,隻字不提,甚至連妻兒也不知情,在工作上遇到髒的、累的、危險的事情,總是帶頭衝,為百姓做實事,他常常鞭策自己,「群眾都在看着我呀!」這是我們所不解的,究竟他為誰而活?在戰爭中好不容易才活下來,為什麼不好好過日子?

此劇以倒敘方式去解析這人物的內心世界,最初看此劇,一個窮地方、一個「傻幹部」,一家子捱苦,真是有點不明所以,淡然無味;殊不知好戲在後頭,劇情的張力澎湃,來自他人生上半場的經歷。

他把當年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勛章,藏得密密實實的,一次無意中給發現了,他講到戰友潸然淚下,「和我一起衝鋒立功的戰友,犧牲時20歲不到,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我有什麼資格在這裏顯擺。我是為他們而活的,要做他們沒做完的事。」此刻,你才能明白張富清用95歲的一生,詮釋了何為信仰。

只有經歷過刻骨銘心的人,才有鍥而不捨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