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交融,並不是一個機械的拼接過程。在姚珏看來,在中西的碰撞中,只有深切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產生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做得好的藝術家都是很懂得自己的根的。」她說。

美籍華裔作曲家周龍便是這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以融合中西審美理念與音樂元素而著稱。香港觀眾大概還有印象,2019年的香港藝術節中,周龍獲得「普立茲音樂獎」的歌劇《白蛇傳》曾來港演出。中西樂器並置,京劇旋律與西方美聲相融合,雷峰塔下的故事又有了全新的詮釋。而在《賀百年·慶回歸》音樂會中,姚珏帶着年輕音樂家們一起演奏了周龍的《中國民歌》。作品集合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傳統中國民謠,周龍則採用了四聲部的弦樂組合進行重新編曲,可以說,是以西樂的配器將中國地方民謠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姚珏記得自己五年前曾和國外的一個四重奏組合一起演奏過這個作品,「我是其中唯一的中國樂手,他們叫我去,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拉出裏面的民謠味道。中國民謠,我們的節奏、停頓是很特別的,怎麼去滑音,怎麼去句子化,是其中關鍵。西方的句子長,東方句子短,但雖短,不能斷掉,有短短的停頓後要往下走。怎麼把一個長的句子中間斷一點點再繼續演奏下去,這個就是中國民謠的特色。」姚珏說,香港弦樂團曾經多次演奏《中國民歌》中的作品,剛開始時,年輕的樂手們不大懂得怎麼去詮釋,到後來樂團巡演內地不同城市,真正走過南闖過北,接觸過一方水土,年輕人們體驗得多了,琴音中的味道自然出來了。

「音樂和生活是分不開的。」她說,沒吃過重慶的辣椒,不會懂得那邊音樂中的潑辣勁;沒去過江南水鄉,就不明白《茉莉花》裏的婉轉柔軟怎麼出來。看得多,體驗得多,想得多,藝術的眼界會越來越開闊。她憶述,樂團裏面的樂手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演西方作品,突然接觸到東方作品的時候,完全不知如何入手,她唯有帶着他們一句一句地去拉,反覆練習。「香港很多時候單單學習西方作品,出路就會比較少。」姚珏強調,要開闊、要尋求新的突破,應從自己文化的根開始尋覓,開拓、研究更多新的作品。「把自己的根保留住了,葉子會很豐盛的。」

香港弦樂團成立八年,至今已經去過超過四十個城市演出,年輕樂手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是在每一次的親身體驗中積累的。慢慢地,再奏起有中國元素的樂曲,樂手們從陌生到自如,奏出來的音樂也不再彆扭。「聲音和色彩的變化都是靠我們平時的生活經驗去累積。」因此,如要將中華文化的元素通過音樂帶到香港人的生活中,姚珏建議,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除了向西方學習,還可以將中國的樂曲加進課程、考試和比賽當中。從日常的浸潤中,讓樂手接觸到中國文化,繼而尋到自己的根。「他們親身體會到了,就會將這個力量傳遞。」姚珏相信音樂的力量,不但可以感染觀眾,還可以令人從觀賞、學習中參透更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