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健民

不少香港人仍受英國殖民管治影響,腦海一直被灌輸西方思想好、西方民主好的刻板印象;基於「突然慈悲」的英國政府竟然讓BNO持有人以「5+1」年形式移居英國,所以香港近月出現了一股移英潮。這些移英港人到底是什麼背景、什麼狀況?根據英國民間組織UKHK近日公布的移民調查,它訪問了1,012名港人,其中四成多人已經赴英,另有五成多人正計劃移英。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會帶同子女移民,但會帶同年長父母移英的,就只有約13%。中國人重視孝道,自己移民了,卻留下父母在港,教把他們撫養成人的父母情何以堪?

移英港人 未必富貴

這個由英國民間組織進行的調查,有一些結果值得再分析、探究,例如移英港人的學歷水平較高,超過八成受訪者擁有大專、學士或以上學歷;資產方面,有超過三成人士家庭資產超過534萬港元,但同時有三成不足100萬港元,另外有五成多人尚未開始找工作,四成多人打算自己做生意。根據之前美銀的分析,它預計港人移英熱潮將於今年令資金流出約2,808億港元,五年合共流出約5,880億港元;不過,美銀的分析,建基於它假設每個移英港人或家庭都有超過750萬元的住宅單位放售加提走所有儲蓄。但根據今次英國組織的調查,三成移英港人資產連100萬元都沒有,又豈能令香港在未來數年流失近6,000億港元呢?

或許,港人的資產、現金,正是西方國家包括英國看上「香港移民」的一個重點,英國政府向港人伸出「同情之手」,背後就是利益的計算。尤其是現時英國經濟疲弱,亟需外來「投資」;否則,港人移居英國的問題,英國一早就有條件放寬,現在要港人留下「5+1」年,客觀效果就是先把香港移民的積蓄「榨乾」,再看看是否給予居英權。筆者曾在英國留學及工作,想提醒各位,即使各位有樓賣,到了英國可以立即置業,最多只能解決住的那一部分,在英國工作、子女上學等問題,其實一樣嚴峻。就如教育事宜,英國的教育好,不過好的學校,多數是私立、寄宿學校,政府學校不用學費,但當中的欺凌、歧視事件,可能就更多。這種反差,港人年幼子女能適應嗎?會否對其心理產生極大影響?如果說移民是為了子女的將來,他們的明天是否一定會更好?

年長父母失依靠 向社福機構求助

早前有報道指,有子女移居英國的香港父母向社福機構求助,表示兒子移民,留他們在香港,令他們很徬徨、很無助,令人感到悲涼。筆者須指出,不論出於什麼原因要移民,不帶老人家離開也不要緊(他們或本身也希望留港),但關心、供養乃是作為子女必須負起的責任,今日你們人走了,但責任仍在,請別讓老人家感到被遺棄,亦不要把責任歸咎到特區政府身上。如在英國工作、做生意賺得的錢不夠供養父母以至生活,那是你們選擇的結果,你們需要自行解決問題。

說到生計,雖然現時英國的失業率不算很高,大約在4.9%至5%左右,但英國的經濟氣氛,絕不是外界所想的好,例如在英國要找工作,一般辦公室或文職工作,只怕不會輕易聘請香港人;香港人最容易找到的,或許就是夜班或者體力勞動的工作,要捱幾年真的不太容易。所以決定要移民前,必須三思,不好倉卒決定,若最終決定要走,當然歡迎,但身為子女,亦必須盡好子女應肩負的責任。

何不留在正崛起的中國?

其實,所謂移民潮在筆者多年前投身社會工作時已經出現不止一次,筆者是當中的受益者。正是當年因為上司移民,筆者有較快的晉身機會;留在香港,原來才是最大機遇。現時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百年大變局,如果有人要離開站起來、富起來的中國(包括香港),而要選擇到正在衰落的地方,或者將來回頭再看,就會發現自己是衝動了。別忘記,英國除了生計問題,種族歧視等問題同樣嚴重,香港人到了英國,未必看見他們期盼的文明,反而是「野蠻暴力」;還有經濟、犯罪率、疫情等問題,香港人作出移民這個重大決定前,需要作出通盤考慮,別逞一時之「氣」。

(筆者為民建聯常務執行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高級公共管理碩士)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