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開(前)獲得的部分榮譽證書。
●周永開(右四)與親手種植的「清風林」合影。

「草鞋書記」周永開17歲入黨 曾躲過敵人多次追捕

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關於『七一勳章』提名建議人選的公示」,四川省原達縣地委副書記周永開是其中之一。這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常年穿着草鞋,在村落間穿梭體察民情,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草鞋書記」。「我是農民的兒子,與農民沒啥區別,穿草鞋能密切與群眾的關係。」周永開說,以前常走的路如今已經走不動了,「但是一個共產黨員心中的信仰之路,我要一直堅定地走下去!」「我這一生就是一個『小』字:我出生在一個小地方、是個小人物,幹的也是些小事情。我這輩子幹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有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沒得共產黨,我啥子都幹不成。」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 四川達州報道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特約通訊員李仕德 攝)

周永開的家位於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達巴路口一幢老舊建築內,老兩口所住的二室一廳約60平方米,室內陳設極其簡單。周永開穿着一身整潔的藍色中山裝,精神矍鑠,一枚中國共產黨黨徽別在胸口左側。

25戶小村莊 發展10位黨員

「我出生在化城鄉,離巴中縣城有60多里路,偏僻、落後,家裏人口多、勞動力少,家庭十分貧困。」周永開說,從6、7歲開始斷斷續續讀了幾年私塾,感覺在舊學堂沒學到多少知識。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延安、成都等地來了一批地下黨員辦學,讓他重新燃起追求新知的慾望。

「老師們聯繫實際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結合階級鬥爭為窮人說話。」周永開介紹,15歲那年,他正式報名在化城小學讀一年級。彼時,同學們都有兩套教科書,一套應付國民黨反動派檢查,另一套則是共產黨的進步書籍,有時還能看到《共產黨宣言》《大公報》等進步文獻或報刊。

1945年8月,經中共地下黨員王樸安介紹,周永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年他才17歲。1947年底,國民黨特務何元明、張維真(音)密報在化城中小學發現26名共產黨員。正當國民黨反動派前來抓捕時,統戰對象巴中縣參議長趙際剛、鄉長米崇昆(音)及時報信,地下黨組織對26名共產黨員進行了及時轉移。在轉移過程中,周永開多次躲過敵人的追捕。在一個僅25戶的鄉村,周永開發展了10名共產黨員。

「在巴中地區,由16名共產黨員發展到了1,300名黨員,還建起了26個區委、140多個支部,後來還建立了4個縣委和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中心縣委。」周永開介紹。

擔任領導 跑遍上百村落

新中國成立後,周永開歷任巴中縣青年團書記、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等職。1971年,他調任達縣地區革命領導小組組長,歷任宣傳部副部長、部長以及地委副書記等職,1983年任達縣地區紀委書記,在任4年零40天。

全國解放百廢待興,地處大巴山腹地的巴中一窮二白。周永開雖身處領導崗位,但他仍然像農民一樣穿着一雙草鞋,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草鞋書記」。周永開跑遍原巴中縣大小上百個村落,穿爛了10多雙草鞋。「我是農民的兒子,與農民沒啥區別,穿草鞋能密切與群眾的關係。」周永開說,他是當地幹部,說話群眾聽得懂,群眾來縣委解決什麼問題,總是來找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達縣地區罐頭廠深加工的柑橘、午餐肉、紅燒肉等罐頭遠銷東歐,一派欣欣向榮。廠長李作乾因此被評上「工業學大慶先進人物」,獲得的國家、省、地、縣級獎牌、獎狀50多張。但這樣一個人後期卻喪失黨性原則,違法亂紀、姦污婦女,群眾敢怒不敢言,影響極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書記個別談話。」周永開說,當時,時任達縣地區紀委書記的他帶領工作組進廠調查,群眾的一句口頭禪,讓他非常氣憤。

「這麼一個壞人,群眾反應如此強烈,若都不敢處理,我們這個黨還有什麼希望?」周永開激動地說。後來,這個案子反映到中央,在上級黨委的關心重視下,調查組排除重重阻礙,終於將這個案子的蓋子揭開,最終法院判了李作乾死緩。這個案子處理後,工廠裏的工人放了三天鞭炮,黨滿意、群眾滿意。

帶頭護林 用壞19根柺棍

退休後,周永開的目光又投向大巴山南麓的花萼山。過去,當地農民沒有更多的致富門路,習慣靠山吃山,花萼山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個村有30多個木匠被喻為『木匠村』,一戶兩桿獵槍見啥打啥,生態破壞非常嚴重。」1994年,周永開第一次登上花萼山,原本希望能在山上,尋找可能帶動當地發展旅遊業的機會,但是目之所及的生態狀況,讓周永開十分擔憂。「要想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必須恢復綠水青山。」於是,周永開開始長達20年的植樹護林之路。

起初,周永開帶領幾人在山上護林,並在交通要道張貼「不准砍伐、不准打獵」等標語,但很快被村民破壞。後來,他走遍花萼山11個鄉鎮30多個村,挨家挨戶苦口婆心地宣傳,但是收效不佳。第二年,周永開花費數萬元積蓄購買了一批樹苗,在山上租了兩間茅草房,栽種了一片「清風林」。山上條件艱苦,有時巡山需要一整天,餓了吃乾糧,渴了喝山泉。當地村民逐漸被周永開的誠心感動,項能奎等5位村民自願加入護林行列,成為義務護林員。為解決老百姓生計,周永開還積極引入藥企幫助村民種植符合當地生長條件的中藥材萼貝,如今還成立了川陝萼貝專業合作社,年產值數百萬元。

有一次,周永開獨自巡山,不小心栽倒在近3米高的石坎下,9名群眾用滑竿將他抬到醫院。從那以後,當地群眾便送給周永開一根釘上釘子的柺棍。從1994年到2014年的20年間,周永開上山86趟,一共用壞了19根柺棍。

如今,花萼山草木葱蘢,一派生機盎然。境內有紅豆杉、雲豹等珍稀動植物2,000多種,被譽為大巴山動植物基因庫,2007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永開說,如今年事已高上山次數少了,但他仍心繫花萼山。他曾告訴家人,過世以後既不要墳也不要碑,將他的骨灰撒在花萼山上當作小樹苗的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