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在回村部署抗洪途中遭遇不幸的她,迄今依舊留在當地人深刻的記憶中,似乎她從未遠離。以至於當燦爛金黃的砂糖橘掛滿枝頭,又一箱箱運往外地時,百坭村人在為這片豐收景象感到欣喜時,都不免會感慨:這是文秀書記帶領我們發展的砂糖橘!

圖右為黃文秀,圖左為黃文秀父親。(資料圖片)

斯人已逝,但那個自2018年3月來到百坭村的忙碌身影,卻不會被忘記。她帶領群眾摸索到了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目前種植產業已經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在她的努力下,百坭村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產業,村集體經濟項目翻倍增收。2019年,百坭村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底,百坭村所有貧困戶脫貧摘帽。

「有些人從山裏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裏回來,卻再沒有離開。來的時候惴惴,怕自己不夠勇敢;走的時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華。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給黃文秀的頒獎詞如是說。

僅用兩個月遍訪貧困戶

作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法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黃文秀來到百坭村的做法,一度讓很多人不理解。

「你是大城市的研究生,怎麼會來這麼偏遠的農村工作?」這種問題在她初來乍到時經常遇到。黃文秀的回答不容置疑:百色是我的家鄉,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一名黨員,我有什麼理由不回來呢?」

黃文秀出生於百色市田陽縣巴別鄉,這裏也是一個偏遠鄉村。從小就深切感受到貧困人口生活不易的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願望:為貧困的父老鄉親們做些事情,為改變家鄉落後面貌貢獻力量。

這樣的決心歷久彌堅,促使她在2016年畢業後作為選調生回到百色,繼而主動請纓到基層歷練,於2018年初以駐村第一書記的身份來到了百坭村。

彼時,百坭村群山環繞,交通、地理條件都很差,產業基礎薄弱,470餘戶人家中有不少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達22.88%。

交通不便,11個自然屯仍有5個屯出行困難,且貧困戶分散在不同的山頭,這對於想要掌握全村貧困戶詳細情況的她來說,無疑是困難的。

「越是困難,越要敢於挑戰自我。」黃文秀這樣勉勵自己。

在兩個月的時間裏,無論颳風下雨,她都會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山路泥濘,她一腳深一腳淺的步履不會停止;貧困戶不願意她進門,她就一次、兩次、三次地去,直到對方接受她;有時候,遇上貧困戶去田裏不在家,她也不客氣,直接再趕到田間,一邊幫忙乾農活一邊了解情況。

慢慢地,村民們對這個真誠且有着一身幹勁的姑娘越來越熟悉,開始從心裏接受她。黃文秀也逐漸有了一本關於全村貧困戶的「賬本」: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占比最高。

駐村一年,黃文秀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遍訪了一遍又一遍。韋乃情回憶說,僅2018年,黃文秀就到她家裏探望了十多次,幫扶她家種上20畝油茶,並為她協調解決了養老補貼、醫療報銷等問題。

從黃文秀的文章里可以看出她彼時鬥志昂揚的積極狀態:「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錶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帶領村民發展種植產業

在黃文秀擔任百坭村第一書記1年又82天時,她已幫助全村88戶418人脫貧,將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到2.71%。因為,黃文秀和村兩委幹部一起帶領群眾摸索到了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

「群眾要脫貧,增收是硬道理,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了,駐村扶貧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黃文秀這樣認為。

事實上,在黃文秀到來之前,百坭村已有種植砂糖橘的傳統,但種植技術不行,又沒銷路,掙不了多少錢。黃文秀到村裏開展工作後,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外出考察學習、請技術專家到現場指導、挨家挨戶宣傳發動、要求黨員帶頭示範種植。為打通市場銷路,黃文秀還積極探索網上銷售途徑,建立起百坭村電商服務站。

經過努力,全村種植杉木從原來的8000餘畝發展到2萬餘畝,砂糖橘從1000餘畝發展到2000餘畝,八角從600餘畝發展到1800餘畝。僅2018年,黃文秀就通過建立電商服務站,幫助全村群眾銷售砂糖橘4萬多斤,銷售額達22萬元左右,為30多戶貧困戶創收,每戶增收2500元左右。

曾經的貧困戶班統茂,如今已成為百坭村產業致富帶頭人,而他正是砂糖橘種植的受益人。「我家種了20多畝砂糖橘,去年畝產6000多斤,每畝純收入1萬多元。」

不僅種植砂糖橘,班統茂還種植八角、油茶等,年收入也有近10萬元。一家人由此過上了好日子,有了3層小樓,還買了一輛小汽車。

為了幫助村民把砂糖橘順利運出去,黃文秀把修路這件事情也一直記掛在心上。在她犧牲半年後,連通11個屯、全長22公里的路終於建成通車了。

把村民當親人的外鄉人

心系扶貧事業,心繫困難群眾,黃文秀最不關心的反倒是自己。

在很多村民的記憶中,黃文秀生活非常簡樸,卻對村裏的貧困戶非常大方,每當貧困戶有困難需要在經濟上援助時,她都慷慨相助,還經常自掏腰包慰問村裏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對她們噓寒問暖。

她還幫助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爭取各項補助,讓村裏苦讀多年的寒門學子獲得上大學的機會。長沙屯黃仕京家的兩個孩子都讀了大學,一度因為經濟困難而供養不起,正是黃文秀伸出援助之手,幫他解決了燃眉之急。

一心撲在脫貧攻堅事業上的她,加班加點是常事,「5+2」、白加黑,連家人患病住院,黃文秀都沒能時時在身邊照顧。

就在出事的那一天,2019年6月16日,她也是放棄了和父親過節的機會,提早趕回百坭村組織幹部群眾開展防汛救災,最後在途經凌雲縣時遭遇山洪失聯,兩天後被確認不幸犧牲。

噩耗傳來,很多被黃文秀生前照顧過的鄉親們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對他們而言,黃文秀的離去,意味着永遠失去了一位好女兒,一位好姐妹,一位真正把他們當親人的外鄉人。

黃文秀的父親說:「我為有這樣的女兒感到欣慰,她為黨的工作而犧牲,是黨培養了她,她為黨的事業作出貢獻,我為她驕傲。」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