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勇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全國工商聯常委

香港疫情爆發第三波,特區政府相應推出了第三輪防疫抗疫支援措施,但涉及金額僅得240億元,較首兩輪合共逾1,6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大幅縮水。當中超過一半款項其實是用作採購疫苗、租用及增建檢疫設施、向醫管局追加撥款等,真正用於紓解民困的只有不足100億元。

特區政府多番強調為打這場抗疫戰,已花了3,000億元,餘下的8,000億元儲備只夠支付約十二、十三個月的政府開支。長貧難顧、坐食山崩,如何在這個抗疫新常態及國際新格局中,重振香港經濟和濟民扶困?而政府保就業計劃將於11月底結束,政府更應趕在這死線前推出健康碼,讓市民看見希望,繼而願意咬緊牙關挺下去。政府必須審時度勢,急民所急,積極考慮在10月14日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中推出務實可行的健康碼,最重要的通關要有更多準確、細緻與可行的安排。

今年2月9日,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推出防疫健康碼,成為全國首個推出健康碼的城市。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啟動防疫健康資訊碼,至4月份,中國內地已有數百個城市實現跨省市的互認對接。中國能夠成為全球率先走出疫情陰霾的國家,健康碼居功至偉。香港研究協會最新調查發現,66%受訪者贊成推出健康碼,67%受訪者贊成香港與疫情受控地區建立旅遊氣泡。

香港經濟正步入急速衰退,失業率升至6.1%,創下逾15年來新高,就業不足率達8.37%,是近17年來高位,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連跌19個月,然恐仍未見底,在近乎零旅客之下,本港旅遊業、酒店業及零售業更是如墮冰窖,結業之聲此起彼落,不少香港人已經徬徨無助。

據數據顯示,近年來於廣東省工作的香港人近30萬,而內地赴港定居的新移民,也有近90萬人。在這些群體當中,很多人均處於兩地生活及跨境工作的狀態,疫情肆虐下,他們除了因強制檢疫的措施而被迫手停口停,陷入失業或收入大減的困境外,跨境家庭同樣大受影響。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近日在網誌透露一個好消息,指讓持有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在內地港人,免檢疫回港,研究已進入最後階段。若此消息落實,起碼是行出半步,令到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回港不用往來要隔離28天之多。

施政報告應推動健康碼,以重啟跨境交通,讓跨境工作人士能恢復工作,而跨境家庭與學童亦能於健康碼受惠。此外,盡快落實健康碼,更可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早日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正常化,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對接中央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

社會各界各階層都紛紛積極向政府進言建議,提出盡快推出健康碼和通關挽救經濟,為香港經濟重拾活力創造條件。香港中華總商會提交施政報告建議時亦提出,待疫情穩定後,特區政府可進一步放寬豁免強制檢疫名額和範圍,並落實與內地健康碼互認,同時加緊跟香港有緊密旅遊和商務往來的地方商討旅遊氣泡、商務氣泡,推動旅遊和商務往來盡快回復正常。

圍繞推行香港健康碼系統,反對派再次跳出來煽風點火,造謠抹黑、污名化。不斷有反對派叫囂,「全面反對健康碼監控港人」、「私隱送中,人權全無」等口號。疫情下,不少港人失業或停薪留職,手停口停,反對派沒有半點同情市民,反而恐嚇市民,完全是站在廣大市民對立面,港人應識破他們的險惡用心。